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化学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至于政治,以我自己的经验,政治一定要上一下辅导班,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对考研的政治都不熟悉,自己看书有些东西会比较难理解,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在没有老师的讲解下会感觉晦涩,这样就会在政治上费时且效果差,所以我认为选择一个好的辅导机构是很必须的。 由于内容太多,又太细碎,很容易忘,要及时回头复习。要选择好的辅导书,根据大纲的章节把具体章节的真题汇总起来,这会让你明白哪些地方是出题点,进而有针对性的对一些内容加强记忆,避免端着厚厚的大纲看来看去,满锅里找不出个豆的混沌感觉。至于那些押题包括英语的,建议大家不要信,年年都说能押中题,也没见得他们押到什么题了。
考研数学方面:
我反思后认为数学成绩欠佳主要是练习不足造成的。例如,我在660分的考试中仅完成了选择题部分,导致面对一些平时未接触过的、实际上思路清晰的题目时束手无策。然而,单纯地刷题而不进行总结和分析也是无效的。因此,建议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将练习与思考相结合,初期注重扎实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而后期则需通过大量练习来应用这些知识。我用的数学参考资料包括复习全书、张宇的十八讲以及张宇1000题。
考研英语方面:
我投入大量时间在考研英语上。相较于其他英语测试,考研英语一有其独特之处:首先,试题数量少而考试时间长,一篇文章约400字,我们却有近20分钟来阅读,比四级和六级多了一倍不止;其次,由于时间充裕,题目在词汇难度和句子结构复杂性上远超四级和六级;再者,考研英语着重考察书面理解,所有题目均涉及翻译。因此,备考策略主要集中在背单词和解析复杂句子,其中长难句的解决关键在于语法,幸运的是,我在语法方面有一定基础,所以主要精力放在背单词上。背单词的方法结合了单词书和阅读。单词书帮助记住单个单词及其含义,而真正的学习在于反复阅读,这也是为何各类考研英语攻略都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我自己采用的方式是,一个月内每天大约花费三小时,研读从2002年至2012年的历年阅读真题,逐句翻译,尤其是2010年的全套试卷,每个单词都要彻底理解。借助上下文和整个句子的意思,我可以猜测一些生词的意义,然后核对单词书,这些单词成为复习的重点。考研阅读选用的文章质量很高,因此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表达、句式和结构也是很有益的。例如,2010年阅读第一篇文章的开头,“Of all the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during…” 是一个用于对比今昔的精彩开头,运用此类开头能显著提升写作的吸引力。完成十年的真题训练后,应对考研文章的阅读能力将大幅提高(如果你觉得一开始做真题有难度,可以选择2000年前的阅读真题,难度较低)。这时,你可以挑战新题型阅读和翻译,它们本质上还是考查阅读和翻译,只是新题型更侧重篇章间的关联,而翻译的重点在于你的汉语表达能力。这两种题型需独立使用真题进行专项训练。掌握上述内容,只要作文得分稳定(大约15分),你的考研英语总分应可达到60分以上。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你的时间有限,专业课还未充分准备,最好将原本用于完形填空和作文的时间转给专业课。只需背诵几个作文模版,通常可以获得15到20分,而完形填空全选C也能得2.5分(选C和全对的差距远小于四个阅读题的分数)。然而,如果你时间充足,不喜捷径,并期望英语成绩超过80分,那么可以参照上述方法深入研究英语表达,同时扩展词汇短语和固定搭配,以提高完形填空的水平。除了我个人的经验,我还想分享一个我看过的考研英语复习技巧,但遗憾的是找不到原始帖子,所以我必须说明我对原作者的敬意。与我的经历不同,该方法直接从句子入手,声称每天只处理三个句子。你可以从考研英语真题中选取一个长难句(再次推荐2010年的真题,因为它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旦攻克,后续年份的试题基本不在话下),对其执行以下步骤:1)翻译;2)查词并重新翻译;3)背诵;4)默写;5)仿照句式创作句子(原计划可能有八个步骤,但我只记得这五个)。这种处理方式耗时较长,所以我没能在复习中采纳,但对于时间宽裕或基础较弱的学生,这可能是一个不错的起点。坚持练习一段时间后,你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英语学习依赖积累,没有足够的词汇量,阅读考研文章会相当艰难。真题选任何一本都可以,只要你能读懂文章,那些冗长的解析其实并非必需(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彻底掌握真题,考研英语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友情提醒:英语一阅读选项分布有规律,而英语二可能无规律!或者说某些特殊版本的试卷可能无规律!今年我做完阅读后发现选项与规律不符,强行修改了3个原本正确的答案,希望大家留意这点)。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B主要包括热力学、统计力学、电化学、光学和量子化学等内容。热力学部分,三大定律是理解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关键。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教导如何计算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第二定律,熵增原理,揭示了自然过程的方向性;第三定律则是关于绝对零度时的熵。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并能灵活应用,对解析实验数据至关重要。
统计力学则为提供了从微观角度解释宏观现象的工具,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微观解释,以及化学平衡常数K的统计意义等。这部分需对概率论有一定的了解,也需扎实的数学基础。
电化学主要涉及电池的工作原理、电解质溶液的行为以及电极过程的动力学。理解电解质的离子迁移、电池的电动势与Nernst方程,是这个领域的核心。
光学化学主要是光谱学,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等,这些都是解析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手段。要熟练掌握各波长范围对应的功能团吸收特性,并学会分析光谱图。
量子化学是化学的基础,它解释了原子和分子的结构、稳定性和反应性。薛定谔方程的解,电子云模型,以及分子轨道理论都是必须掌握的内容。这部分需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线性代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