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数量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福大经济与管理学院数量经济学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福州大学数量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高中时专攻文科,记忆力不错。9月起,我开始根据发布的政治大纲学习,主要参考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并配合1000题来练习。那时,我也购入了政治红宝书及其配套习题,每天坚持完成一至两章,大约到10月底时完成了第一轮复习,这期间可以慢慢来,仔细研读每个细节。进入11月,我开始诵读风中劲草,由于对政治理论兴趣一般,进度较为缓慢,又花了约一个月时间,同时穿插做了历年真题。此时,肖秀荣的8套卷也出版了,我侧重做了选择题,浏览了一下哲学部分的简答题。12月,我集中精力做了4套卷,但发现选择题得分偏低,我觉得肖四的选择题难度颇高,不过我那时的目标仅是达到及格线。此外,我还尝试了蒋中挺的5套卷。距离考研两周时,我的策略就是一个:背书!全力记忆肖四和蒋五的简答题内容。政治考试结束后,我惊讶地发现自己竟写了那么多,时间绰绰有余,我几乎连续写了两个半小时。记得把握好考试时间,不必急于提前完成。
考研数学方面:
首度复习高等数学时,我推荐使用经典的李正元版《复习全书》(粉皮本),对于线性代数,则选用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阅读的同时同步解决习题,坚持独立思考,即使查看答案后,也会重新独立计算以巩固理解,绝不依赖捷径。我还习惯在书旁标注解题步骤和关键点。如果可能,这两本书最好能通读两遍。我每天平均投入约5小时于数学学习。然而,一轮过后,早期内容难免有所遗忘,所以在第二轮,我侧重通过练习题来唤醒记忆,提高技能,选择了660题,并在做题前梳理章节知识点,这有助于深化基础概念的领会。
进入后期的一个月,我每天上午专门做一套数学试题,交替使用真题和模拟题以适应不同的出题风格。熟悉真题能有效掌握常考重点,但难以覆盖所有知识点,这时,模拟题的预测功能就显得重要。我挑选了张宇八套卷和合工大预测卷中的10套来做,其中涉及的差分方程题目,在之前的预测题中已多次练习,因此答题时非常流畅。级数部分我一直存在短板,却心存侥幸未加弥补,导致考试时遇到相关大题只能凭空想象,颇为艰难。到了复习后期,真题得分稳定在135分以上,模拟题则保持在120分左右。
面对遗忘的内容,我会抽出时间专项复习。做模拟卷时遭遇挫折是常态,我通常每隔几天的综合训练后,会用一天来填补知识空白。如果时间更充裕,我会增加更多模拟题的练习,因为我意识到自己的熟练程度还需提高。总的来说,考研准备应尽早开始,而非拖延。
考研英语方面:
虽然我已经多年未学习英语,仅得了60分,但我可以分享如何迅速重拾英语水平。关键在于词汇,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我购买了星火的考研词汇书和张剑锋的历年考研英语真题集。建议反复背诵每个词汇单元至少三次,对于难以记住的词做好标记,接着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同时,不断复习以前感到生疏的词汇。边读边写边记,务必大声朗读。连同例句也要朗读,因为我们学习单词的目的是为了在句子中理解并运用。当你熟悉了整本书的词汇后,应开始练习历年的真实试题,首先专注于阅读部分,做完后分析错误,了解错误原因,并回到原文和各个选项,逐字细读。这实际上是单词记忆的复现过程,标记新词汇,定期查阅。我当时完成了2005年至2010年的题目,因为之后的时间紧迫。我认为英语复习无须额外购买阅读资料,充分利用真题就已经足够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基础部分。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市场机制、消费者行为、生产者决策以及市场均衡等基本概念。我在学习这部分时,特别注重对供求理论的理解,因它几乎是所有微观问题的基础。博弈论和信息不对称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它们深入解析了实际经济行为中的复杂性。
宏观经济学则需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理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内容。我认为,理解和应用AD-AS模型、IS-LM模型是关键,它们能帮助分析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通货膨胀、失业率、经济增长等问题的理解也需深入。
对这样的学科,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重要。我习惯凭阅读案例来深化理解,比如用现实企业的决策问题去检验微观理论,用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来解读宏观模型。做大量的习题和模拟试题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能够检测我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训练我在有限时间内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还建议大家构建自有的思维导图,将各个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这有助于记忆和复习,在考试中快速定位答案。
定期回顾和反思是提高效率的关键。我会每周设定一次复习时间,重新梳理本周学过的内容,找出薄弱环节进行强化。我也鼓励大家找到学习伙伴,互相讨论,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