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福大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福州大学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二轮复习的时候我一边对着《大纲解析》快速浏览,加深记忆,一边狂做肖秀荣的1000题,做第一遍时,我把答案写在纸上,因为只做一遍是没有效果的,要反复的做,当我做第三遍时,才在书上写答案,这时错误率已经大大降低了。这里我想强调的一点就是题目真的不在于做的多,而是做的精。做完1000题后,我果断去邮购了一本风中劲草,那书用起来非常爽,因为是彩页的,重点和次重点都用了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在后期背诵时非常方便,一目了然。但我还是要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被那些参考书搞晕你的大脑,一定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体系和思维方式。大概在11月中旬后开始做十年真题,我只做了选择题来练手。
考研数学方面:
从一年前的三月起,我购入了几本权威教科书: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清华大学的线性代数教程,浙江大学的概率与统计,同时搭配相应的课后习题解答手册。我的学习策略是逐章阅读,边读边抄录关键概念和公式,还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来做课后题,遇到难题或者不理解的部分就记录在记概念的笔记本中,当然解题本和笔记本来回切换使用。这个阶段持续了约两个半月。随后,我开始了《660题》的练习,虽然没能全部完成,只做了所有选择题和一半填空题。这个阶段可能会让人感到挫败,因为错误率很高,但这是必经之路。你可能会发现自己遗忘了很多知识,不过查阅之前的笔记就能迅速恢复记忆。六月初到月底,我暂停了考研复习,专心应对学校的期末考试。七月初回到家,我购买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每天投入至少四个小时,关注概念解释和应用技巧,大约二十多天内完成了第一遍阅读——关键是深入理解和做题,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在旁边做标记。八月十五日回到学校,那时我还在进行第二次高等数学的复习,而这次复习线性代数时则侧重于现代讲义的内容。在阅读课本时总结出的规律性知识可以标注在对应线代讲义的空白处,这样日后查阅更便捷。此时,由于之前课本和课后题的扎实基础,阅读全书并不吃力,尽管知识点众多,全书仍需通读。之后的复习过程中,可以重点关注并强化自己的弱点,全书中的题目也只需做标记过的部分(即错题或难题)。十月初,我开始做2002年以来的数学真题,这时老师讲解的系统方法开始体现效果,做真题的成绩从未低于110分,通常我上午做题,下午核对答案。十一月初,我开始做400题,每日一整套,同样上午做,下午对答案,这个阶段更能暴露我的薄弱点。十天之内我就完成了,得益于之前的真题训练,这个过程非常高效,对于思路清晰的题目只需看答案思路,大题尽量亲自计算。至此,在课本、全书、660题和400题的积累下,我已经具备了较快的解题速度,当然保证准确性至关重要。接下来的二十天,我对《660题》上的错题进行了整理,大概用了十几页双栏A4纸。这个过程依然繁琐,主要是整理思路和反复记忆知识点,最后阶段只需要回顾这些错题。最后两天,我做了近几年的真题,感觉很简单,估计得分能在145分以上。然而这并非最终考试结果,因此还需保持冷静。真正进入考场时,你会发现考试中的解题感受和平时完全不同,速度会大幅下降,所以在平时就必须提高解题速度,归根结底就是要牢固掌握知识。
考研英语方面:
大家千万不要忽视作文啊!!!让你到最后背几篇范文就上战场的肯定不是真爱。虽然我作文写得可能不好,但是我对作文参考书的质量要求很高,感觉自己水平就不怎么样,但是看着某些作文写得都不咋的。平时注意积累,作用都是潜移默化的,别嫌看不出效果,推荐新概念系列,不只纯正,有些小地方是真题里也会用的坑,自己体会哈,好句子可以摘抄到之前提到的单词本上,当然不是说长难的那种,那些只是你分析用,积累了到考试的时候也写不出来,只是针对一般同学哈,大神请忽略。应试嘛,你就要想,什么样的可以用,比如议论是怎么开头的,讲原因是怎么展开的,以及一些谚语,这种地方往往会有精悍小句子,用在作文里保证你作文熠熠生辉啊。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路”是一门基础但至关重要的课程,它涵盖了电阻、电容、电感、电压、电流等基本概念,以及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构建整个电路理论体系的基础。在复习时,我会反复推导和应用这些定律,确保自己能熟练地解决各种电路问题。
网络定理如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等,是电路分析的重要工具。我建议大家不仅要这些定理的内容,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并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提高运用能力。特别是对复杂电路的简化,这些定理的应用能够大大降低计算难度。
再者,动态电路和交流电路部分,包括暂态过程、谐振、功率因数校正等内容,需对复数有深入的理解。这里的学习,不仅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还需结合实际电路去思考和理解。我个人会用MATLAB等软件进行仿真,直观感受电路动态变化的过程,这样有助于深化理解。
电路设计与分析的能力也是考察的重点。我会尽量多做一些实际的电路设计题目,比如滤波器设计、电源设计等,这不仅能提升我的实践操作技能,也能我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实际应用。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主动学习比被动接受更重要。我会定期回顾和总结,找出自有的知识盲点,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我也会参加学习小组,与同学讨论问题,这种方式既能互相启发,也能增强团队协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