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长大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长安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使用的唯一一套教材是肖秀荣的完整系列。这套教材相当全面,按照时间顺序逐步展开,因此只需紧跟其步伐,就能明确何时学习何种内容以及如何学习。有人主张政治不必过早准备,认为十月开始即可,但我对此持坚决的不同意见。政治中的选择题比重颇大,单选尚可应对,但多选题极其棘手,稍有不慎便会全盘皆输。这需要坚实的知识基础,确保每个细节都被覆盖。政治应尽早着手,首先深入研读命题人的精讲精练,反复阅读直至彻底理解。无需死记硬背选择题,关键在于领悟,基于理解去读书并辅以适量的选择题练习,掌握好选择题部分,政治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进入后期阶段,便需开始背诵主观题。那时,肖秀荣会推出一本小书,大约三十页左右,这部分内容与选择题有所不同,需要熟练背诵,如同高中时背诵历史和政治那样。与此同时,持续加强选择题的训练,找到解题的感觉。初期可能会频繁出错,但后期务必减少失误,无论是否情有可原,都应尽力避免,以免影响自信。保持良好的解题状态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最后关头。总结来说,选择题的关键在于多读、多翻阅、提早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对于主观题,则需将必背内容牢记于心,灵活应用,这样政治就能取得高分。我的参考资料仅选择了肖秀荣系列。这一系列条理清晰,若时间充裕,可按出版顺序逐一购入。如时间紧张,《精讲精练》、《知识点提要》、《1000题》、《形势与政策》、《8套卷》和《4套卷》也是不错的选择。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依然是攻克词汇。初次备考时,我只是匆匆记了一遍单词,随后便弃之一旁,认为背诵即遗忘,于是直接投身于真题练习。然而,在考研期间使用模拟试题自我评估时,我发现效果并不如人意,尽管掌握了常见词汇,但基础词汇的理解仍有欠缺。每年的英语考试总会出现未曾考过的生词,仅依赖真题来学习词汇显然力度不够,因此务必对此引起重视。第二次备考时,我对单词复习不敢掉以轻心,几乎全程都在坚持背诵。至于阅读理解,无需赘言,关键在于多练,每日坚持完成几篇,保持语言敏感度,并且做完后要彻底理解,清楚自己的错误所在。
英语中让人棘手的部分还有写作。起初,我感到无从下手,主要依赖背诵模板,熟读各类话题的范文,然后在写作时模仿其结构,尽量运用所学的句型。渐渐地,我能摆脱模板,独立创作。我大约每星期写一篇作文,绝不能偷懒。随着写的越来越多,你会发现写作竟会变成一种乐趣,因为你积累了太多精彩的句子,以至于纠结于不知该选择哪一个最妙。那时,你就应该开始整理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模板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汉语基础”这门科目,它主要涵盖了现代汉语语法、词汇、音韵、文字等方面的知识。我建议大家从教材入手,如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这本书详细且全面地阐述了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重点复习部分应包括语素、词类、句子结构等,这些都是考试常考点。对音韵学和文字学的部分,需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如四声调、拼音规则以及汉字的构造规律。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熟悉题型和解题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则更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涵盖了对外汉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等内容。这里,我推荐王力的《中国语文知识》和刘珣的《对外汉语教学导论》作为主要参考书。理解和掌握各种教学法,例如直接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并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是这部分的关键。对跨文化交际,不仅要有理论认识,还要凭阅读相关文献,提高自有的跨文化敏感度和处理文化冲突的能力。多参与模拟教学和讨论,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能够更好地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笔记整理和知识点归纳非常有效。我会把每一章的重点内容提炼出来,形成思维导图,帮助记忆。定期回顾和自我检测也很重要,防止知识点遗忘。
至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基础,我还特别强调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我会找一些真实的教学场景,设计教学计划,模拟课堂,这样既能检验我对理论的理解,也能提升我的教学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