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用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油经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大概是从10月份高等教育出版社《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出来之后才开始复习的。其实大纲解析四十多万字的容量对于我来说应该只能算作是一般,但是内容稍微比较枯燥一点,而且因为文字的表述方式很相似,也比较容易记混。但是只要把第一部分的马原看过之后,毛概和中特就比较容易了,而近代史和思政几乎没有什么理解难度。这本书我当时是配合着《肖秀荣1000题》来看的,基本上是像看课本一样的看完一章就做一章的选择题,感觉效果很不错,因为有题目的考察,所以慢慢的就把握住了看书的重点(虽然会感到几乎全书皆重点)和知识点之间的差别,也就不容易记混。因为我后期几乎没有背过什么(几乎没有捧着本书去外面背半天的经历),所以我觉得看的这一遍书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属于看书比较慢的盆友,但是看过之后记住的东西也稍微多一点,我大言不惭的把这种经历形容为“理解性记忆”并且极力推崇。故而,我觉得这两本参考书的价值非常高,曾有政治大神建议大纲解析需要看第二遍,如果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这一遍过后,我又傻傻的把肖1000里面的解析题带答案全部抄了一遍,当然什么都没有记住。但是后来想想,可能潜移默化之中还是会有作用的吧。
考研数学方面:
五月到六月中旬(即暑假前)过数学全书(张宇或者李正元的)和李永乐的线性代数。一定要全覆盖,不能漏掉全书上已有的知识点。做自己的知识体系图,这个阶段只要求做大体的,不用追求完美,后面在冲刺阶段再继续补充,那样才更有针对性。
考研英语方面:
背单词,用的是张剑黄皮书附赠的单词书,用词根背书,效果很好。分为30个单元,当时采用艾滨浩斯遗忘规律来背,第1,2,4,7,15天重复第一天背的单词(上图说明),这种方法很有效,44天便可以把30个单元的单词背5遍,只不过中间一段时间非常痛苦,坚持住后面就非常轻松了。顺便唠叨一句,单词在前期非常重要,决定着你的阅读水平,不要想着到后面还在背单词,那时候就没有时间了。另外,作文不需要过早看,会忘。十一月一点也不迟。推荐王江涛的红宝书,朱伟的作文预测等等。可以整理各预测的同题材,润色出自己的作文模板,分类整理。千万避开万能模板,因为当大家都万能时,十几秒的阅卷,总是会低分。后期保障专业课基础和政治背诵的情况下,适当动笔写作文,之前的间断练习是小打小闹,最后写一篇就是一篇,字迹笔锋,都要干净整洁。越到后期,时间越宝贵。各种预测综合,之前整理的个人模板,冥冥中,你会感觉到自己也能押到作文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行为,如消费者选、企业生产决策等;宏观经济学则着眼于整体经济环境,如经济增长、就业率等。理解这两者的相互作用是关键。我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解基本概念,例如供需曲线、边际效用、GDP等,并凭大量案例分析来深化理解。
计量经济学是我特别重视的部分。这门学科将经济学理论与统计学结合,用于实证研究。我建议大家掌握好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基础方法,要熟悉Eviews、Stata等软件的操作,这对未来的研究工作极其重要。大量的练习题和模拟实验帮助你巩固知识。
再者,国际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也是必修的内容。国际经济学涵盖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需理解汇率变动、贸易政策的影响等;产业组织理论则涉及市场结构、企业策略等问题。这部分理论丰富,需深度阅读和思考。
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学习,虽然不直接涉及计算,但它们提供了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有助于理解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我会定期阅读经典经济学家的作品,比如亚当·斯密、凯恩斯等人的原著,这我对经济学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学习经济学并非一蹴就,需持续的努力和耐心。我习惯于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保证一定的复习和预习时间。我会参加讨论组,与同学们一起探讨问题,这种互动极大地提高了我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笔记和整理框架图也是我常用的方法,它们帮助我理清思路,强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