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强降雨造成重大灾害,多家保险公司简化流程启动理赔

博主:fm5i0dxdb2j0考研资深辅导 2025年07月29日 20:42:49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随着7月北京地区进入主汛期,降水过程频繁,自然灾害风险加大。

据央视新闻,截至7月28日24时,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连续极端强降雨造成重大灾害。北京全市因灾死亡30人,其中密云28人、延庆2人。受灾地区道路损毁31处,涉及兴阳线、西火路等16条线路仍未修通;136个村电力中断,通信设施共损毁光缆62条、基站退服1825个。

北京金融监管局于近期发布《关于汛期做好防灾避险加强保险保障的消费者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做到聚焦人身安全防范、聚焦财产安全守护、聚焦保险服务运用“三个聚焦”,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用好保险,减少汛期灾害损失,实现平稳度汛。

灾情发生后,保险机构在北京金融监管局指导下,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通过“科技+服务” 组合拳提升抗灾效率。

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锁定156辆救援车、147辆查勘车,前置4个保全场地,并备足涵盖防洪阻水设备、防护装备、卫生消杀用品等配套应急物资,确保灾害发生时能迅速响应救援与查勘任务。

在理赔流程优化上,多家机构简化相关资料,减免理赔相关单证,对全部大灾案件免气象证明。

平安产险对河道水淹车直接按全损赔付,人保财险通过 “先赔付后补单证” 模式,40分钟内完成西芹大棚7200元赔款支付。针对通讯中断的偏远村庄,中华财险北京分公司提前部署22辆农险查勘车,通过卫星遥感技术锁定密云冯家峪镇113亩苹果园损失,预赔付20万元助力复产。

对于因本次灾害出险的客户,中国人寿表示,公司对理赔所需的各类申请资料予以适当简化;免交纸质理赔申请资料。客户无论是否接受定点医院治疗,公司均承担保险责任。对不属于社保保障范围的药品或诊疗项目,公司承担保险责任。

界面新闻从平安产险了解到,截至7月29日9点00分,7月26日到目前累计车险水淹报案526笔,已结案44笔,其中北京本地出险392笔,异地出险134笔,本地出险主要集中在密云136笔,怀柔47笔,朝阳33笔。非车暴雨累计报案45笔。其中团财报案11笔,家财报案32笔,农险报案1笔,意健险报案1笔。

人保财险相关负责人表示,7月24日18时-7月28日8时,全市因暴雨灾害累计报案445件,初步估损1350万元,主要为车险、家财险及农险。车险报案241件,家财险200件,2笔农险2件,已全部赔付完成。

近年来,保险业正从被动理赔向主动防灾转型。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依据北京气象数据中心最新发布的降水量分布,做细责任分工,做好预警提示。针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提前制定应急预案,聚焦“风险减量”核心目标,推动传统理赔模式向“灾前预防—灾中处置—灾后理赔”全周期管理升级。

政府与保险机构的协同机制也在深化。北京市自2024年起在房山区、门头沟区试点巨灾保险,将暴雨纳入保障范围,建立 “公共管理保险 + 农房保险 + 巨灾风险准备金” 三层保障体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3年更将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责任扩展至暴雨、洪水等,基本保额提升至城镇居民10万元、农村4万元。

尽管应对效率显著提升,行业仍面临多重挑战,保额不足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部分区域农房保险覆盖率仍低于50%。极端天气频发导致的赔付压力,也考验着再保险市场的承受能力。2024年全球自然灾害保险损失达1080亿美元,较前十年均值增长15%。

对此,行业正探索多层次风险分散路径。人保财险推动成立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共同体,将保障范围扩展至多灾因,并尝试发行巨灾债券。深圳等地试点的 “低空天气保”“水务天气保”等创新产品,通过气象指数触发赔付,实现从 “定损理赔” 到 “按灾赔付” 的模式升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