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毛辣条”在意大利火了?他的200亿身家全靠“土味”

你能想象吗?小时候五毛钱一包的 " 土味 " 辣条,现在竟然成了意大利人的心头好!
就在不久前,卫龙辣条霸气登顶 TikTok 意大利地区食品类销量榜。这个披萨的国度、意面的故乡,竟被中国辣条 " 征服 " 了。
据媒体报道,以卫龙为代表的中国辣条企业正在加速出海。截至 2024 年底,中国辣条已经出口至全球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刮起一股 " 辣条旋风 "。
这款伴随无数中国人长大的街头小吃,到底有怎样的魔力,竟撬动了世界的味蕾?
" 入乡随俗 "
今年 4 月底,卫龙辣条登陆意大利 TikTok Shop(电商店铺),一经推出便迅速蹿红。经典单品 " 大面筋 " 上线 28 天内就售出了 5000 多包。
不仅如此,卫龙辣条在东南亚、美洲等地同样收获了大批粉丝,经常出现在新加坡、美国等国电商平台的热门零食榜上。
· 意大利网红在视频中品尝辣条。
有分析认为,卫龙辣条能够火爆全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深谙 " 入乡随俗 " 之道。针对不同地区,卫龙对辣条进行了本土化改良:意大利消费者偏好酸甜口味、不太能吃辣,卫龙便针对性地特供了 " 微辣版 ";在青芥味风行的日本市场,卫龙则推出了芥末味辣条;榴莲口味辣条则登上了东南亚的货架。
此外,好吃不贵也是卫龙辣条的制胜法宝。一包辣条在国内只要几块钱,到了国外依然属于平价零食。意大利 TikTok Shop 上,一包卫龙辣条的标价为 1.62 欧元,这个价格对于欧洲消费者来说,相当于一杯咖啡的价钱。较低的价格门槛,让不少外国消费者愿意下单尝试:" 反正不贵,万一好吃呢?"
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中国辣条的试吃和测评视频层出不穷:有人用辣条卷寿司,有人把辣条当作意面配料,还有人干脆 DIY" 辣条披萨 "…… 意大利美食博主蒂娜曾发过一条辣条试吃视频,短短几天内播放量就突破百万,评论区刷满了 " 怎么买?" 的提问。仅这一条视频就直接带动了将近 1000 单辣条的销量。
目前,卫龙辣条已经远销到全球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当初那些抱着猎奇心理尝试辣条的消费者,最终都被 " 俘获 " 了。
" 辣条富豪 "
相比于卫龙辣条的火爆,其创始人刘卫平显得十分低调。
1978 年,刘卫平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小时候,他跟着妈妈学了做大豆酱干的手艺,经常挑着扁担走十几里的山路,把家里生产的酱干背到公路边吆喝售卖。
高中毕业后,他随着打工浪潮南下。在广东打工时,他看到几千人的工厂井井有条,机器生产效率很高,于是产生了创业的想法。
1998 年,刘卫平回到平江县,正赶上老家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原本作为酱干制作原料的大豆,从 7 毛多钱一斤,涨到 1.5 元。为应对大豆价格的暴涨,当地的师傅想到用平价食材来制作一款代替大豆酱干的食品。于是,他们用面筋做成一款条状食品——味道与酱干类似,辣中带甜,价格便宜。这便是辣条的雏形。
当时,许多生产酱干的作坊都开始制作辣条。这款小零食一经推出就很受欢迎,面粉很快供不应求。刘卫平从中看到了商机,当机立断决定走出湖南,到小麦高产区开辣条作坊。最终,他选择了河南漯河。
1999 年,年仅 21 岁的刘卫平,兜里揣着少量积蓄,前往漯河考察,几天后就开启了创业之路。
· 刘卫平。
他从小作坊做起,结合母亲亲传的酱干手艺,开发出一款 " 微甜、微辣、清爽、回味足 " 的面筋食品。后来,他又在吃牛筋面时受到启发,在其基础上添加了焦糖和辣椒面,一款独家辣条由此诞生。
2002 年,刘卫平升级了设备,小作坊变成了大厂房,产量大幅上升。次年,他注册了品牌商标,因为崇拜演员成龙,他将品牌取名为 " 卫龙 "。此后的短短几年间,卫龙在河南多地建立了食品工厂和基地,并向全国进军,逐渐成为中国辣味休闲食品的知名品牌。
2022 年,卫龙公司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在当年的《胡润百富榜》中,刘卫平以 220 亿元身家位列 251 位。
把辣条卖到国外
刚成立工厂时,刘卫平主要靠线下 " 地推 " 卖辣条。他在漯河雇了一批人进行推广,还组织活动宣传辣条。" 亲民路线 " 奏了效,卫龙的名号逐渐打响,辣条开始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售卖。
2016 年,卫龙开了一家辣条体验店,像展示手机那样卖辣条,给消费者很强的新奇感,进一步推高了卫龙辣条的知名度。
为了做好营销,刘卫平专门在杭州设立了营销设计公司。他曾说:" 他们(公司员工)都是年轻人,很多点子都是他们想出来的。"
2023 年,卫龙设立了海外事业发展中心,开始把辣条卖到国外。此时,刘卫平的 " 营销 DNA" 又动了,不仅找来海外达人带货,还紧跟短剧出海的潮流,在海外短剧中巧妙植入产品。
· 卫龙辣条在海外短剧中植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