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冰:阿拉斯加的“双普会”,也就是去见个面而已

直新闻:陈先生,普京和特朗普将于 15 日在阿拉斯加会面,你认为能结束俄乌军事冲突吗?
特约评论员 陈冰:普京和特朗普约定于 15 日在阿拉斯加会谈,主要讨论如何结束俄乌冲突。但是从俄乌双方的立场看,靠特朗普的游说结束俄乌冲突,几乎没有可能。所谓的 " 双普会 ",特朗普和普京的会谈,很可能沦为一场 " 阿拉斯加小旅游 ",举世关注但没有具体成果。俄乌之间的冲突将继续,特朗普又会甩锅,把俄乌冲突不能结束的 " 锅 ",甩到泽连斯基身上,怪泽连斯基不妥协。
特朗普曾吹牛说,他当选后可以在 24 小时内让俄乌停火,但现在已过了 200 天,俄乌冲突仍在延续。特朗普曾吹嘘他能让俄乌先停火再谈判,现在变成先谈判再说停火。特朗普曾以亲俄立场敲打泽连斯基,闹出 " 白宫吵架 " 的丑闻,但泽连斯基似乎没有被吓住;后来特朗普又站在亲乌立场,对俄罗斯的贸易伙伴进行敲打,加征高关税实施所谓 " 二级制裁 ",但印度不甩美国。这种进退两难之中,特朗普决定和普京面谈,但俄乌双方都放出风声,没有妥协的意思,因此 " 双普会 " 对结束俄乌冲突可能没有多大影响。
普京的要求比以前更强硬,要求乌军撤出尚未被俄军攻下的顿涅茨克,同时要求乌克兰更换政府,最好是亲俄政府,乌克兰不得加入北约,乌克兰必须实现非军事化,成为中立国。泽连斯基一样强硬,以前还有 " 领土换停战 " 的想法,现在则直接怼回去了,说乌克兰绝不会把自己的土地拱手让人。退一步讲,泽连斯基也会反问,你给我的安全保障从哪里来?北约军队能到俄乌冲突地带维和吗?
所以说,如果 " 双普会 " 能有什么成果,最多是敦促俄乌双方先停止空中交火,停止空袭,这是俄乌双方都能接受的。而地面战争,还将持续,俄罗斯在艰难推进,普京不会轻易放弃。
直新闻:既然特朗普和普京的阿拉斯加会面,无法促成俄乌停战,那美俄总统为何还要见面呢?
特约评论员 陈冰:两个原因,特朗普要甩锅,普京要面子。
我们先说特朗普,他对俄罗斯发出停战 50 天 " 最后通牒 " 后,又缩短为 10 天。要是俄罗斯不收手,那么他将对俄实施制裁,并对俄罗斯的贸易伙伴印度实施 " 二级制裁 ",已宣布印度产品进口美国,将额外征收 25% 的关税。但是俄罗斯和印度都不甩美国,不惧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于是特朗普派特使访问莫斯科,与普京见面,之后就有了 " 双普会 " 的安排。他之所以去和普京见面,是想把乌克兰拉来当 " 替罪羊 ",从而掩饰无力威胁俄罗斯和印度的尴尬。
而对于普京来说,他希望通过与特朗普的面对面,试图说服特朗普对自己的贸易伙伴不要实施 " 二级制裁 ",毕竟印度已经有暂停购买俄罗斯石油的意思。通过直接面谈,普京还有机会说服特朗普接受他的停战条件。我有一种预感,这次 " 双普会 " 后,特朗普可能在俄乌之间又要调整姿态,会倾向支持俄罗斯而非乌克兰。他不再对俄罗斯提出停战通牒什么的,只会让乌克兰缓慢地失败。
直新闻:据美国媒体透露,白宫考虑邀请泽连斯基访问阿拉斯加,这是否意味着俄乌有达成停战的可能性?
特约评论员 陈冰:停战似乎不可能。要能停战,意味着泽连斯基得答应普京的要求,那他就成了乌克兰的 " 千古罪人 "。那么为什么白宫要放出风,说有可能邀请泽连斯基到阿拉斯加呢?主要是掩饰美国的鲁莽。美国也在进行密集的外交努力,希望盟国能参与进来,支持美国方案,尽快实现俄乌停战。但问题是,欧洲盟国包括乌克兰,都不知道美国方案是什么。针对美俄乌三方会谈,普京不以为然,说目前不具备会面的条件。即便普京同意三方会谈,俄罗斯对停火条件是坚持不动摇,我们能想象到也就是见个面,恐怕连握手的动作都不会有,就更谈不上实质成果了。停火,显然不是这次阿拉斯加会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