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任雪松
德国运动品牌彪马(Puma)过去一年市值蒸发近半,业绩持续下滑,其主要股东之一的皮诺(Pinault)家族正在评估新的战略选项,其选项之一就是出售彪马股份。
据了解,皮诺家族通过其控股公司Artémis持有彪马 29%的股份。
8月25日,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皮诺家族已聘请顾问,并与潜在买家进行初步接触,了解收购意向。接触名单上包括安踏、李宁等知名中国体育用品,也出现了美国公司以及中东地区的主权财富基金。
针对这一市场消息,界面新闻向李宁方面求证,该公司表示:李宁公司坚持“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的核心发展战略,目前仍会专注于李宁品牌的成长与发展。
“截至目前,李宁公司未就上述传闻所提及的交易进行任何实质性谈判或评估。一切重大信息请以本公司官方公告为准。”李宁方面表示。
界面新闻向安踏求证,该公司则表示不评论市场传闻。
市场上传出出售股份的消息,正是由于彪马处在腹背受敌的发展阶段,自身经营出现问题,同时在资本市场预冷。
业绩不佳已成为彪马近两年的常态。根据财报数据,2023年,彪马销售额增长6.6%至86.017亿欧元;但净利润下降13.7%至3.049亿欧元。2024年,彪马销售额同比增长4.4%至88.2亿欧元,净利润同比下降7.6%至2.82亿欧元。
针对业绩下滑,彪马在2024年财报中曾做出解释,净利润下滑原因是报告期内净利息支出和非控股权益的增加。
进入2025年,情况还在恶化。据该公司5月8日披露的2025财年一季报,彪马实现营收20.7亿欧元,同比仅微增0.1%,净利润仅录得50万欧元,承压明显。
该公司一季报显示,彪马业绩降幅最大的是亚太地区,销售额下滑4.7%至4.305亿欧元。彪马将这一下降归因于“大中华区市场持续疲软”,该地区销售额下降了17.7%。它在重点区域市场的增长未能持续。
此次市场传出的交易潜在对象包括安踏与李宁,针对这两家公司来看,除了交易标的,彪马所看中的还包括它们在大中华市场的影响力。
在经历了业绩的持续震荡下滑后,彪马失去了对市场的信心。7月,该公司发布了盈利预警,彪马预计2025年将出现亏损,但未披露具体亏损金额。同时,彪马下调全年销售预期,经汇率调整后销售额预计下降至少10%。
除了业绩压力之外,彪马也遭遇了裁员与换帅问题。
彪马管理层近期出现动荡。北京时间4月3日,彪马前CEO阿恩·弗伦特(Arne Freundt)遭到解雇,原因是在品牌战略执行上的分歧。
受到经营端的压力,彪马被迫开始降本。今年一季度,彪马传出将在全球裁员500人的消息。该公司表示,该裁员计划将在二季度结束前完成。
受到多重不利消息的影响,彪马股价在过去12个月内已下跌约50%,目前市值约为26亿欧元。
进入2025年,彪马需要自己寻找求生路径。从市场动作来看,这家公司可以通过关注细分市场找到增长。此外,在体育营销方面,彪马试图通过明星效应、冠名赞助等营销手段提升品牌价值。
分产品来看,在激烈的运动鞋服竞争市场,彪马唯有卖鞋还在赚钱。2025年一季度,彪马鞋类销售额增长2.4%至11.86 亿欧元;服装销售额下降1.5% 至5.94亿欧元;配饰销售额下降5.7%至2.96亿欧元。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2024年以来,彪马凭借由Blackpink成员Rosé代言的Speedcat鞋,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该公司首席财务官马库斯·诺伊布兰德透露,这款兼具芭蕾舞鞋基因的低帮运动鞋在亚洲市场表现尤为强劲,预计年内销量将突破400万双。
在足球领域,彪马动作频频。据了解,彪马自成立以来就关注足球品类,马拉多纳、贝利等多位球王都曾穿上彪马的足球鞋站上绿茵场。只不过,随着耐克、阿迪达斯等运动品牌挤入足球领域,与FIFA和五大联赛豪门俱乐部合作,彪马逐渐失去优势。
最近的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上,耐克和阿迪达斯分别是13支和7支国家队的球衣赞助商,而彪马仅与6支国家队合作。
事情正在发生变化,今年1月,彪马从耐克手中夺回与葡萄牙国家队的合作。3月彪马宣布成为英超联赛的官方用球供应商,从2025/26赛季开始,它将为英超联赛的所有比赛提供比赛用球。5月13日,彪马更新社媒动态,发布曼城新赛季主场球衣。7月,彪马在香港发布意甲豪门AC米兰第二客场球衣。
不过,上述动作并不意味着彪马能在足球板块取得业绩上的突破,市场竞争仍然激烈。彪马前CEO 阿恩·弗伦特曾表示,尽管彪马取得了这些成功,但他仍对停滞不前的盈利能力感到不满。
就目前来看,在业绩预期悲观的情况下,彪马的未来在哪里具备不确定性。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此次出售磋商仍在进行中,无法保证会达成股权交易。彪马的发言人也拒绝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