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萝北机场开工2027年通航,投资10亿打通城市发展捷径

8月27日,国家“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重点项目——黑龙江鹤岗萝北机场正式开工建设。这座承载着鹤岗百万市民十年期盼的“飞天梦”工程,计划于2027年10月竣工通航,将从蓝图迈向现实,为这座资源转型城市按下发展“加速键”。
8月27日,黑龙江鹤岗萝北机场正式开工建设。 本文图片均为鹤岗市委宣传部 供图
十年谋划终落地:从“蓝图”到“工地”的跨越
项目现场,挖掘机、工程车往来穿梭,机械轰鸣声交织成振奋的开工曲。作为国内支线机场,鹤岗萝北机场选址于鹤岗市东北部,项目用地总面积180.14公顷,飞行区指标为4C。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条2500米×45米跑道、6个机位的站坪、5008平方米航站楼,以及空管、供油、供电、供水、消防救援等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10.66亿元,建成后预计年旅客吞吐量45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1600吨、年飞机起降5000架次。
“今年我们已完成从可研到总体规划,再到初步设计的审批,民航专项审批已基本结束,目前正履行施工审查、招投标等程序。”鹤岗宝泉机场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瑞超介绍,“今天是开工时间节点,按计划2027年10月即可通航。”
破解交通瓶颈:“空中捷径”激活发展动能
长期以来,交通瓶颈是制约鹤岗对外交流的“痛点”——外地客商往返需多地中转,耗时费力。如今,机场建设将“痛点”转化为“亮点”,用“空中捷径”打通城市发展“快车道”。
“未来从北京直飞鹤岗仅需2小时,商务洽谈效率能节省一半时间。”鹤岗宝泉机场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敬涵表示,这条“跑道”不仅是交通路,更是“石墨之城”对接全球的跳板。“它能强化对俄边贸物流效率,为产业协作开辟更广阔空间,让边境城市的开放潜能充分释放。”
鹤岗萝北机场建设项目现场。
多维赋能:从“煤炭黑”到“生态绿”“产业兴”的蜕变
交通升级的红利,远不止于商务与产业。过去,“煤炭城市”的烙印让鹤岗印象停留在“黑色”;未来,机场带来的客流将让“生态鹤岗”的绿色魅力被更多人看见。
“过去人们看鹤岗,可能只看到工业景象;如今从高空望去,绿油油的生态画卷将铺展。”黑龙江省界江旅行社有限公司经理王兵说,“机场建成后,我们将抓住商机:夏季推避暑游,冬季推冰雪游,结合游界江、穿林海、玩射击、撸‘鹤岗小串’等特色,让更多人体验真正的生态鹤岗。”
鹤岗石墨储量居全国首位,已探明矿石量22.89亿吨,且具备储量大、品位高、质量好、易采选、应用广的优势。同时,当地正依托石墨高质化利用产业园,打造国家级零碳园区。机场选址距亚洲最大单体石墨矿仅70公里,建成后将极大优化高端商务往来与精密设备运输条件,为“中国石墨之城”嵌入全球新能源供应链提供关键加速度,为“产业转型示范城”注入强劲动力。中国五矿集团(黑龙江)石墨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成学在现场见证了机场开工的历史性时刻,“机场建成后,物流运输效率会大大提高,有利于我们样品和高端产品快速抵达各地市场,原本公路和铁路运输需要3 - 5天甚至更长时间,航空运输只需要1-2天,大大缩短了交付周期,能够让我们更快地响应客户需求。”
“鹤岗是黑龙江‘5纵2横1边’交通网的重要节点,机场建成后,不只是完善交通,更要往‘未来’走。我们计划建设临空经济区,围绕机场发展航空物流、高端制造。”鹤岗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府党组成员高健表示,“未来,石墨产品能更快对接全球新能源供应链,跨境旅游能吸引更多中俄游客,产业协作也能跳出‘本地圈’,成为推动东北振兴的重要‘空中引擎’。”
从“飞天梦”到“腾飞梦”,鹤岗萝北机场的建设,正为这座城市书写新的发展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