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欣:被特朗普嫌弃的印度,下一步该怎么办?

直新闻:美国开始对印度加征关税,特朗普这样对印度下狠手,他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特约评论员 庚欣:我认为,美国这次对印度真的下狠手来进行加征关税,是特朗普近来似乎在大国关系中,尤其在对华、对俄关系略显缓和的大背景下,一个少有的比较强硬的制裁举措,这一方面反映了特朗普深思熟虑的综合性战略意图,同时也是他在大国关系上一贯的价值观的突出体现。
从战略意图看,特朗普至少有三个考量,我简称他是 " 一石三鸟 "。首先是对印度不听话、特别是在涉及俄乌冲突问题上拒不配合美国战略的一种 " 惩戒 "。美印的经贸额并不多,这也是特朗普加征关税不至于造成重大负担的一个原因。但对印度出口商品加征高达 50% 的美国关税,这是华盛顿实施的最高关税之一。特朗普于 8 月初就明言,这是为了 " 惩罚 " 印度增加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并重申此举是对印度间接支持俄罗斯出兵乌克兰的回应,很清楚地表明这是比经贸更注重政治因素的惩戒。
这里就涉及对俄罗斯的关系了。因此,特朗普第二个战略意图就是对俄罗斯进行一个间接警告。在俄罗斯主要的石油买家中,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毕竟过于特殊,而且现在中美正在就经贸问题进行磋商之中,从特朗普的慎重态度可以看出,他是很难对中国真下狠手的。可是,印度在俄罗斯的石油买家中是获利较多的,尽管美国和欧洲都在买这些油品,但是对于印度的制裁,其实还有敲山震虎的作用,或者叫 " 敲印震俄 ",以此想推动普京走向美国希望的停火方向。
特朗普的第三个意图,是希望以制裁印度来牵制中美的经贸关税谈判进程。而特朗普企图以 " 打印缓中 " 的区别政策来试探印度和中国的实力以及反应方式,并且争取在和中国谈判时,逼中国有所妥协。
特朗普对印度下狠手,也是他在大国关系上的价值观的突出表现。我一直认为,特朗普在国际政治上,尤其在大国关系中,除了美国领导人普遍的霸权主义的共同性格之外,还具有着与例如拜登等一般美国政治人物明显不同的特点,即 " 非意识形态 "+" 强人价值观 " 的特殊性格。印度与拜登等可能有更多的政治谅解的空间,因为拜登等认为美国需要 " 联印抗中 ",他们认为印度虽然也是东方大国,但在政治上和中国尤其在意识形态上有所不同。
可是作为意识形态比较淡薄的特朗普而言,他本来就不大相信什么意识形态之类的说辞,相反,他更注重实际利益,特别是经贸利益,当然也更加迷信 " 强者即实力 " 的原则。因此特朗普这样的人就会比较重视像俄罗斯和普京这样的存在,而比较轻视像乌克兰和欧洲各国等这种带有依附性的国家,这是特朗普一直以来不同于一般美国人的政治偏好。
对于虽然有潜力、最近发展也比较快,但毕竟在经贸、军事实力上还比较脆弱且投机性较强而强硬度不够的印度,自然就是轻视与歧视居多,尤其在印巴交火中,特朗普自命不凡,以为自己借此已经拿到了获取诺贝尔和平奖的门票,而且总是习惯把贬损印度作为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手段,这对于自身实力虽然欠佳、但是民族自尊心极强的印度来说,当然是难以接受的。而特朗普这种颐指气使的态度恐怕一时也很难改变,这就增大了美印协调关系的难度。
直新闻:现在印度也是 " 压力山大 "、进退两难,您觉得今后印度应该怎样选择?
特约评论员 庚欣:首先,我想说一句我们中国人的老话,叫做 " 西方不亮东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 ",这是我们中印这样的大国所具有的空间和智慧的展现。也是今天印度可以考虑的一个战略选择。
其实,印度一直被称为国际关系的 " 平衡高手 ",即使在冷战时期,印度就在美苏两大阵营之间左右逢源。近来,印度更好像大国之间的 " 香饽饽 ",似乎谁都希望和印度搞好关系。而且,印度是很老练的政治大国,即使是遇到特朗普这样蛮横的对手,印度仍然一直希望借助与美方的战略互信以及莫迪与特朗普的私人关系避免冲突,但如今还是与巴西同列成为唯一面对最高关税的主要经济体。
莫迪在国内呼吁民众团结,强调要捍卫小企业和农户利益,但一直避免直接点名特朗普,没有与特朗普恶言相向。但是他也暗示印度将寻求多元化伙伴以削弱对美依赖,并且已经开始全面的外交救火动作,例如,派遣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外长苏杰生前往俄罗斯访问,莫迪自己则高调宣称要深化印俄 " 特殊且优先的战略伙伴关系 "。同时紧急修复与中国的关系,8 月 18 日,中国外长王毅访问印度,先后与印度外长苏杰生和莫迪面谈。双方不仅讨论了边界问题,中方还宣布,对印度恢复稀土、化肥和隧道挖掘机的出口。这些可都是印度制造业和农业的 " 救命稻草 "。印度 30% 的化肥依赖从中国进口,而稀土和隧道挖掘机更是印度工业发展和基建项目的必需品。停了一年的供应得以恢复,对印度来说可谓是 " 雪中送炭 "。
莫迪将于 8 月底来天津参加上合峰会。这将是他时隔 7 年再次访华。中方特别表示将会 " 高度重视 " 莫迪的出席,似乎也在暗示中印关系正进入一个缓和改善的 " 新阶段 "。特朗普的 " 关税大棒 " 想棒打鸳鸯,结果反而把中印俄等 " 一竿子打到一条船上 ",推动了中印、俄印的合作进程。
而且,莫迪还将在来中国前访问日本,这里,我建议莫迪可以向日本取取经,参照一下 8 年前特朗普第一次上台时,立刻退掉了 TPP,打了日本的脸,当时安倍马上就强硬表示,日本要尽快加入 RCEP 大家庭。结果,日本上下合作,在国会上火速通过了加入 RCEP 的手续等,同时日本也没有因为美国退出 TPP 而退缩,相反,坚持建构了 CPTPP,日本有了这两个多边平台的支撑,在这次特朗普卷土重来的时候,就比 8 年前有底气多了,因为日本尤其从 RCEP 自贸大家庭合作平台上获得了重大的利益和保障。
对于印度这样的大国,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要把自己经贸合作发展的事情办好,才能抵御外来风浪的冲击。因此,我今天大胆向印度的朋友建议,应该重启有关加入 RCEP 的谈判议程。因为只有建立更加坚实、广泛的自贸合作朋友圈,才是印度在经贸领域把自己事情办好的根本出路之一。
其实,印度一直就是 RCEP 大家庭的伙伴,虽然最后在签署时临时退出了,而且当时也有美国 " 印太战略 " 等各种因素干扰。但是,事实证明,印度这样的大国,不应和美国等玩 " 与虎谋皮 " 的游戏,印度应该丢弃过去那种社会开放但经贸保守的国情分裂性格,脚踏实地地从本地区合作做起,改善和开放本国的经济贸易结构,进而调整整个国家的国际交往风格,这对印度来说是重大的课题。
RCEP 始终乐见印度重回大家庭,中国更是积极欢迎,中印本来就是好兄弟,中国一直是印度的主要经贸伙伴,中印有共同的历史命运、国情禀赋、人口规模、发展任务等,这些都决定了我们只能走独立自强同时又必须改革开放、合作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实践证明,首先要扎扎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进而才能在对外开放合作中构建坚实的、受尊敬的国际地位和不怕风吹雨打的坚韧品格。
特朗普的无理打压,使我们中印两国感同身受,在特朗普的打压下,就更凸显出了我们中印之间的共同利益。对于特朗普这种倒行逆施,我只想说一句中国的老话,叫做 " 你走你的独木桥,我走我的阳关道 "。中印两国人民如果友好合作,我们 28 亿人民在一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世界的走向,引领人类真正走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未来。而且,任何阻碍和冲击,都不能干扰我们的追求幸福生活、走向光明未来的伟大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