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交|李在明访美当天派遣知华派访华,韩专家:“实用外交”的平衡术

在中韩建交33周年之际, 韩国前国会议长朴炳锡携韩国总统李在明亲笔信,率领韩国总统特使团于8月24日至27日访华。就在特使团抵京的同一天(24日),李在明从日本启程前往美国,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首脑会晤。
朴炳锡24日行前向媒体表示,“将本着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实用外交精神,向中方阐释李在明政府的外交方针,并传达总统立场”。
当地时间2025年8月25日,美国华盛顿,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右)在会见韩国总统李在明时与他握手。视觉中国 图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俊生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特使团访华日期选在8月24日中韩建交三十三周年纪念日当天,“这一安排是向中国释放明确信号,表明韩国高度重视中韩关系的发展。这也与李在明上台以来对华立场的整体基调一致,其就职至今,始终向中方清晰、连贯地传递出重视中韩关系发展的明确态度。”
韩国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院长黄载皓告诉澎湃新闻,从韩国的外交传统来看,美国始终在韩国的外交布局中占比最重,“但是这并不意味对韩中关系的忽视”。“韩方有必要向中方传递明确信号,首尔将持续地推进对华交往。”
知华派的政策影响力尚需观察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8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会见韩国总统特使朴炳锡。王毅表示,韩国新政府就任后,习近平主席同李在明总统通电话,就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达成重要共识,为下步双边关系发展指明方向。双方应恪守建交初心、坚定友好方向、拓展共同利益、改善国民感情、妥处敏感问题。
朴炳锡请王毅转交李在明总统致习近平主席的信函,表示韩新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愿推动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重回正轨。韩方始终尊重一个中国立场,愿并行发展同中国等主要大国关系。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北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牛晓萍向澎湃新闻表示,“李在明政府上台以来,中韩两国始终未开展官方的面对面交流。韩国此次派特使团访华,在打开两国政府正式的官方外交进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韩国外交部25日表示,特使团邀请中方领导人访韩出席APEC峰会,双方决定将就有关事宜保持沟通,同时就中国作为明年APEC峰会轮值主席国的相关事宜保持沟通。
谈及对中韩领导人若能在韩国实现会晤的期待,黄载皓直言:“希望重新启动加强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牛晓萍认为,李在明也希望借中方领导人访韩,弥合两国近年来最高层往来的“缺口”,从而为其推动对华政策提供必要的政治台阶,创造更有利的国内氛围。
除了与王毅会谈外,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部长王文涛8月25日也与朴炳锡进行会见。
中韩建交33年来,双边贸易额增长超过60倍。韩国贸易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韩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第一大进口国。经贸合作在双边关系中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王俊生认为,深化经贸合作是李在明政府的对华重点之一。他特别指出,与过去韩国特使团访华主要交流集中在外交部门不同,此次特使团与商务部会谈凸显了韩方对深化经贸合作的重视,搭建沟通桥梁。
“中国已连续20余年保持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这一角色对韩国经济具有不可替代性。在产供链安全上,韩国对中国的依赖深,稀土等关键矿产的供应高度依赖中国市场,韩国芯片产业的最大销售市场也集中在中国。深化中韩经贸合作是韩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王俊生说。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也于26日分别接见特使团。黄载皓表示,“特使团与中方党、政高层都有交流。通过这一系列高层沟通,也向中方传递了韩方对华友好的立场。”
此次韩国总统特使团由韩国前国会议长朴炳锡,共同民主党议员金太年和朴钉,以及已故韩国前总统卢泰愚之子、东亚文化中心理事长卢载宪组成。
朴炳锡拥有长期的韩国国内政治与外交经验,也是“中国通”、知华派,曾多次代表韩国参加中国重要活动,对华交流经验丰富。牛晓萍介绍,“尽管朴炳锡目前并非韩国国会议员,也未在政府直接任职,但他仍是外交决策咨询委员会的核心成员。基于这一身份,他仍可能对韩现任政府的外交决策产生一定影响。”
王俊生也特别指出,朴炳锡在华工作数年的经历以及对中国国情较深入的认知,为其开展对华沟通提供了基础。不过,他对特使团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李在明政府对华政策持谨慎态度。
“一方面,韩国新任总统向中国派特使团是惯例,并非李在明上台后针对中国的特殊安排;另一方面,从此次特使团成员构成来看,除了作为团长的韩国前国会议长朴炳锡外,其余成员包括两名议员及一名智库代表,这样的人员配置决定了该特使团对李在明政府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更偏向于象征性维度。”
王俊生表示,李在明执政仅两个多月,其外交政策的走向仍需持续观察。
特使团肩负“避免误判”使命
就在韩国总统特使团在中国访问的同时,李在明结束了对日本的访问,开启访美行程,并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25日举行首脑会晤。
韩联社称,这种双线并行的外交举动“体现了李在明将韩美同盟置于优先地位的同时,妥善管理韩中关系的意愿”。报道称,特使团在与王毅会见时表示,韩国新政府将持续发展韩美同盟的同时,以国家利益和实用主义外交为中心推动“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成熟发展。
24日,《纽约时报》曾在韩美首脑会谈前发文称,“李在明将与特朗普举行首次会面,他所奉行的平衡策略将迎来考验”。
李在明的“实用外交”究竟能否在美韩同盟的紧箍与对华依赖间走钢丝?
区别于尹锡悦政府的“价值观外交”,李在明将自己的外交定位为“实用外交”,强调针对不同国家发展不同类型的外交,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保持主动权。
当地时间2025年8月25日,美国华盛顿特区,韩国总统李在明在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表讲话。视觉中国 图
李在明政府上台即面临着一系列内外压力与不确定性。韩国国内方面,对华好感度偏低;外部则需应对美国关税、中美竞争,以及朝鲜半岛局势的挑战。“而在这之中,最大压力来自美国。此前,李在明从未与特朗普有过直接对话。”牛晓萍指出。
除了关税谈判,李在明本人也或多或少引发了美国政界的质疑,被贴上“亲华”标签。“这都是首尔急于去打破化解的局面。只有在和美国的议程推进得较为顺畅的情况下,李在明可能才会把重心放至中韩关系。”她说。
而此次李在明以派遣特使团访华的方式,正是在维持对美外交节奏的同时,又向中方释放兼顾信号的意图。
此外,牛晓萍表示,特使团在华期间还兼具危机缓冲与实时沟通功能。若韩美会谈中出现可能触动中方关切的表述,特使团可第一时间向北京作出说明,避免误判。
“李在明政府对华外交的投入一定有所提升”
据《朝鲜日报》26日报道,李在明在美国智库CSIS发表演讲,他在谈到中韩、韩美关系时表示,在美国“遏制”中国前,“‘安美经中’(与美国安全合作,与中国经济合作)是事实”,“而在美国明确牵制中国的情况下,韩国已无法采取过去的态度”。他还说:“韩国现在已无法在行动和判断上违背美国的基本政策”。
对于李在明的上述表态,黄载皓指出,“平衡”是李在明实用外交的重要内涵,但是,“‘平衡’的概念并非50:50的简单对等状态。从韩国的外交传统来看,美国始终在我们(韩国)的外交布局中占比最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对韩中关系的忽视或放弃。相较于尹锡悦政府时期,现任政府对华外交的投入比重一定会有所提升。”
因此可以看到,李在明政府上台后将外交重心主要集中于应对对美关税谈判及韩美同盟发展,同时,韩日关系的调整也被视为新政府“实用外交”的一环。
“由于美国对韩日关系的高度重视,首尔将主要外交资源投向美、日,造成(与中国的)时段重叠。如果因此未能派高级别代表团访华,中方虽未公开置评,仍可能有所感受。因此,韩方有必要向中方传递明确信号——新政府虽注重韩美同盟关系,但绝不会忽视韩中关系,首尔将持续地推进对华交往。”黄载皓进一步分析道。
尽管李在明就中美韩关系作出上述表态,但他也未回避中美间的合作现实,同时明确释放出不会与中国“绝交”、重视中韩合作必要性的信号。
李在明在CSIS上说:“美国虽总体上与中国展开竞争,但同时在需要的领域仍维持合作。这是事实。”他表示,韩国与中国之间同样存在需要合作的部分。
三位受访专家均认为,随着高层交往恢复,经贸合作进一步增强,民间交流的向好也能成为可见趋势。朴炳锡在与王毅的会谈中也表示,愿同中方密切高层交往,拓展务实合作,增进教育、青年等领域人文交流。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驻韩国大使戴兵8月25日出席中韩建交33周年纪念活动时表示,当前中韩各自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都发生巨大变化。双方要重温并坚持建交初心,与时俱进地再认识彼此,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增强政治互信,深化经贸合作,巩固友好民意,排除外部干扰,超越双边影响,推动两国关系再出发,向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