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版《三十而已》有一点“冬阴功”味 |专访

博主:fm5i0dxdb2j0考研资深辅导 2025年09月13日 17:51:18

界面新闻记者 | 实习记者 齐婵 记者 张友发

界面新闻编辑 | 姜妍

最近几年,国产剧加快了出海步伐。

界面文娱曾在去年的稿件《国剧出海下一步:仙侠甜宠将成过去时,IP出海和本土剧才是未来》谈到,国剧出海还处在早期,海外发行需要解决文化与语言隔阂,宣传和推广也需跟上海外步伐。而在制作上,开始出现与本地进行更深入合作的尝试,试图让中国IP更自然地融入异国文化语境,比如柠萌影业采用泰国本土演员拍摄的《三十而已·曼谷篇》。

在今年8月28日,《三十而已·曼谷篇》在腾讯视频与Disney+同步开播,也意味着国剧出海有了可以分析的新样本。过去国剧出海以播放权和翻拍权的出售为主,由国内公司主导的本土化翻拍十分少见。

《三十而已·曼谷篇》总制片人陆雨告诉界面文娱,这个项目是由其整体的海外布局决定的,“我们想探索中文剧集除了海外发行和海外版权输出这两种常见方式以外,其他的出海方式。

在题材选择上,2020上映时,《三十而已》曾冲上了多个电视剧榜单的首位,豆瓣开分8.1。云合数据显示,《三十而已》位居2020年全网连续剧有效播放霸屏榜第四位。其都市女性题材的属性,也在当时带来了大量的话题讨论。

这种题材的普适性,让它在海外市场具备较好的改编潜力。陆雨告诉界面文娱,“《三十而已》是一个适用度非常高的国内爆款剧,而且海外市场对这个IP有需求,所以我们想用它来开拓整个泰语市场。”

《三十而已》海报 图源:豆瓣

泰语市场的潜力成为另一个考虑维度。近年来,泰国娱乐产业发展迅猛,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2021–2025年全球娱乐与媒体行业展望》报告预测,泰国媒体与娱乐行业2021至2025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45%。对国产剧而言,进入泰国市场既能与本地成熟的娱乐产业的合作,也是一次在东南亚剧集版图中提升竞争力的机会。

事实上,东南亚一直是国产剧出海的重要前沿阵地。这里与中国在地缘、文化和审美上有较多共通性,观众对中国内容接受度相对较高。在国产剧出海时,往往将东南亚当作重要的市场,而泰语又正好在东南亚市场具备一定的辐射性。

从更长远的维度来看剧集出海,在这些熟悉的市场之外,陆雨觉得应该探索更广阔的海外空间,“我也考察过南美的市场,他们对于中国剧集内容的需求其实也很大,但经验相对空白,我们不知道如何投其所好打开这个市场。

01 曼谷篇开拓整个泰语市场

界面文娱:在什么时候产生了翻拍《三十而已》泰国版的想法?整个翻拍制作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陆雨:2022年,我们开始探索海外市场做本土内容,当时聚焦于几个重点的国际市场,其中一个就是泰语市场。泰国剧集市场和制作力量都很成熟。而且在东南亚的其他市场,包括华语的市场,都有人在看泰语内容。

剧集从20236月开始拍摄,到次年的1月底杀青,直到今年828号在全球同步上线。

界面文娱:为什么想要自主翻拍?

陆雨:当时《三十而已》的版权已经卖给了韩国和越南的电视台,同时在跟日本的电视台交流,泰国一些国际大平台也有买翻拍版权的意愿。我们经过市场调研之后,认为这个 IP 很适合在泰语市场落地,也想借助这个IP尝试自己做一些本土化的制作。所以最后决定自己来投资、制作柠萌第一部在泰语市场自制的泰剧。

界面文娱:所以决定自主翻拍是一个相对偶然的决定,还是基于公司出海策略的考量?

陆雨:是后者。我们的海外布局是从严谨的商业逻辑出发的。在进行影视出海的过程中,想要达到可持续且具有高度复制性,是一定要找到市场的。所以我们想探索中文剧集除了海外发行和海外版权输出这两种常见方式以外其他的出海方式。《三十而已》是一个适用度非常高的国内爆款剧,而且海外市场对这个IP有需求,所以我们想用它来开拓整个泰语市场。

界面文娱:用一个全泰国式的班底是出于什么原因?如何组建泰国的拍摄团队?

陆雨:我们希望这个剧要有泰味,不想过多干预在地化的创作思路。而且这部剧要从原来的四十几集压缩到二十集,如何把整个故事放进去,又适应泰国当地需要,同时有一定的创新度,这个难度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认为一定要选一个好的当地的团队来做。这个团队包括好的编剧、导演、制片人,制片人需要找到泰国适合这个角色且要在国际市场有知名度的演员。

界面文娱:泰国的团队是由中介帮忙介绍的,还是派人去泰国进行考察?

陆雨:我们自己去进行了考察。从看剧、见各种导演和演员,到了解泰国市场的消费能力和影视剧偏好,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去了解泰国本土的情况。差不多是一场田野调查了。

图源:豆瓣

界面文娱:中泰团队具体的合作模式是什么?是事后把关,还是长期保持联系?

陆雨:一直保持联系并全程主控。从大纲开始,到研究受众群体的需求、预估剧集交付后市场的状态,我们与创制团队不断地进行着沟通。

界面文娱:这种模式是偏向于我们具体提出要求,然后他们去实现;还是他们做好一个内容,我们把关?

陆雨:他们做好内容后把关。比如说他们做完大纲后我们会提意见,然后再做分级大纲。关于剧本里面的对白和每一集的节奏,我们都会进行深入交流。

界面文娱:相比于和国内的制作团队沟通,其中会存在文化或国别上的差异吗?

陆雨:肯定是存在的。但我们充分相信泰国的团队,他们也很好地发挥了自己的能力。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我们的文化在输出,他们的想法也对我们进行《三十而已》海外翻拍以及中国三十而已的后续创作产生了影响,是一个双向的文化交流。

02 本土化与冬阴功风味

界面文娱:因为在国内,与外部的团队去拍外语的改编是一种少见的模式。这次尝试会形成一种新的沟通经验吗?这种经验是可以内部复制或推广的吗?

陆雨:会的,这也是我们用一个大IP在一个重要市场去尝试的原因。我们希望这些经验能应用到其他的爆款IP,能够在泰国市场甚至其他市场再做更多的尝试。另外,我们也希望通过翻拍大 IP 积累制作的经验,后续可以在海外开展完全原创的在地内容的创制

界面文娱:对于剧情的改编,最终选择的是比较还原的方向,还是比较偏离的方向?主要的动机有哪些?

陆雨:前期剧本的调整花费了半年多时间,大纲的版本也有过至少三个大方向。最终呈现的是比较折中的一版,其中保留了很多原IP的核心内容以及经典名场面。剧本写作时参考了好莱坞的编剧工作室模式,并且导演、制片人、甚至演员都会对一些细节提出自己的意见。我们希望剧本能忠于原著,有泰国的风味,同时又符合平台的要求。

界面文娱:在改编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在地化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尤其是跟中国市场相比。

陆雨:我觉得越南版更加现实主义,但是泰国版有一点冬阴功味。泰剧本身有一些风格化的特点,比如人物间拉扯得很厉害、剧情更加戏剧化。我们希望在叙述和表演风格上有泰剧的感觉,所以也做了一定的折中。

界面文娱:在翻拍方面更倾向于选择现代剧集吗?

陆雨:目前,现代剧相对更好翻拍,成本也更加可控。如果推进古装或年代剧翻拍,因为对于当地的文化不是那么了解,有些事情不好把控。

界面文娱:在拍摄准备和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陆雨:第一个问题是拍摄周期比较长。因为泰国的拍摄不是集中两三个月拍完,而是更像上班制。曼谷篇拍摄时间超过半年,在这个周期内如何协调演员的档期、如何保持演员状态都是需要考虑的。后期制作也比较复杂,因为我们做的是高清4K+杜比5.1声道,对标最好的国际流媒体平台,这也是难度所在。

界面文娱:与在中国拍摄相比,泰国制片的成本如何?

陆雨:泰国是一个性价比较好的地方,但是时间投入、管理成本、语言等因素也是障碍。

03 出海的机会一直存在

界面文娱:基于现在掌握的一些规律和经验,下一步会去制作原创的泰语剧集吗?

陆雨:要循序渐进。我们团队是又激进又保守,激进在于我们敢于去尝试新的事情,保守是指我们还是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去制作。现在国际市场还在调整,流媒体对市场的影响还存在变化。我们不想太激进地做当地的原创项目,目前倾向于充分利用自有的大IP,例如《猎罪图鉴》《二十不惑》等,在东南亚市场尝试在地化制作。

《二十不惑2》海报 图源:豆瓣

界面文娱:对于IP出海,如何决定是卖出翻拍权还是自己翻拍?以后会如何筛选这些市场?

陆雨:重点需要做内容的市场,我们会尝试自己制作。但对于不一样的市场和平台,我们也会采取不一样的模式。例如日本有一套传统的电视剧做法,我们很难进入到市场跟他们一起制作。所以在翻拍日本版《三十而已》的时候,是由日本电视台全权主控制作,但他们会向我们反馈内容设定和进程,因为国际发行方面还是由我们负责。

界面文娱:剧集直接出海、出售改编权、自主翻拍这三种模式的商业潜力有什么不同吗?

陆雨:三者都很重要。最核心的是中剧的发行出海,如果这个基本盘做不好,改编和翻拍是没有市场的。归根结底是发行能力、销售能力和对市场的认知要到位,如果这些到位了,那么做什么内容都是有机会的。

界面文娱:相比于直接出售改编权,自己做在地化改编是一个相对高投入、高收益的事情吗?

陆雨:高投入是因为时间成本更大。理论上也是高收益的,否则我们就不会自主翻拍了。无论如何我们愿意尝试,是因为如果把文化出海、内容出海限制在卖版权、卖剧集上,想象空间和影响力都太小了。像美剧、韩剧一样,最终还是需要模式出海,或者自己能够在海外本土市场做内容。

界面文娱:未来整体的剧集出海规划是什么?

陆雨:规划大概分为四方面。第一,做好中剧的海外发行。第二,尝试做海外重点市场的本土内容,例如《三十而已·曼谷篇》。第三,尝试其他内容产品的形态。比如微短剧是一种模式,我们去年在美国做了十几部,其中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爆款率。第四,我们更加重视海外宣传的作用。以前我们国剧出海在宣传方面没有那么重视,但实际上宣传对于厂牌、内容产品的后续发行和长远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界面文娱:这些宣传工作是由国内团队来主导,还是有海外的团队?

陆雨:国内团队,但国内团队不仅要了解海外发行、物料、演员等,还要知道海外的流媒体和社媒的运营模式。

界面文娱:从时间上看,近年来电影市场出现了《哪吒2》等影片,有人说现在是中国电影出海的好时机。对于国产剧来讲,是不是现在比五六年前出海的机遇更多了?

陆雨:是的,其实机会一直存在,只不过之前感受不是很明显。市场留给剧的空间一直存在,中国的剧在制作体量和工艺水准上都不差,关键是出海前有没有认真考虑国际市场,是否清楚市场需求等方面。

界面文娱:东南亚是否是剧集公司和平台都会比较重点耕耘的一个新兴市场?

陆雨:东南亚是一个近水楼台的市场,因为接触度比较高,所以做的也比较好。但我也考察过南美的市场,他们对于中国剧集内容的需求其实也很大,但经验相对空白,我们不知道如何投其所好打开这个市场。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这些市场也算是近水楼台,海外市场是非常大的。

界面文娱:出海时会面临与英美剧、韩剧等剧集的竞争吗?

陆雨:存在也不存在。每个用户的时间是24小时,所以肯定存在竞争。但原来电视渠道和海外流媒体平台很少,是在有限的渠道里面争夺用户。现在有各种流媒体存在,观众人群被细化了,每个人都享受个性化、定制型的内容投送服务。竞争当然存在,但从某种意义上,只要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一定能抓得到新的客户跟观众。

界面文娱:之前有提到曼谷篇主要面对的是泰国市场,但这部剧同时也在中国播出。希望曼谷篇在中国市场有什么碰撞或反响吗?

陆雨:首先我们的定位是面向泰国市场,但也希望曼谷篇在国内播出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火花。现在小红书、抖音已经有博主做中剧版和泰剧版的比较。这部剧后面一些泰国本土创作的故事线可能会得到更多的议论,它不仅对泰国社会,还对中国社会和整个网络世界都有一些意义,我们也想看到在原来基础上做创新会不会发生有趣的现象。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