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钴出口禁令至少再延期两个月?国内有厂商因缺料已停产

财联社 9 月 21 日讯(记者 梁祥才)在业内停止报价、屏气敛息静待刚果(金)钴出口禁令倒计时的当下,一则 " 禁令 " 或将再延长至少两个月的传言如 " 深水炸弹 " 一样搅动着市场。
财联社记者从业内多方采访获悉,如果再次延期,预计短期钴价将迎来大幅上涨,当前国内库存量预计能维持在年底左右,部分厂商因为原料紧缺等因素已停产。
上市公司方面,作为全球最大钴生产商洛阳钼业(603993.SH)表示,公司未来将结合当地的政策实际,妥善地做资源释放,以实现钴价值的最大化。在预料未来钴价可能上涨后,寒锐钴业(300618.SZ)采取控制接单的方式把握销售节奏。
再延长至少两个月?
在刚果(金)钴出口禁令即将到期的当下,业内对后续结果保持高度关注。财联社记者与业内多位人士沟通了解到,多数钴中间品主要生产商已暂停报价。
在业内静候答案即将揭晓的同时,记者注意到,19 日傍晚一则市场消息称," 刚果(金)正考虑将其钴出口禁令延长至少两个月 ",如 " 深水炸弹 " 一样搅动着市场。
如果再次延期," 短期来看,钴价可能会迎来一波大幅上涨 ",这是财联社记者与数位业内人士沟通后得出的答案。
同时,一家钴产品贸易商的实控人刘进(化名)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担忧,他认为在目前全球钴原料社会库存大幅下降后,若再次延期,短期可能会形成价格暴涨,并对整个钴的产业链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
事实上,在上述市场消息流传前,财联社记者与数位钴产业链人士以及上市公司高管处了解到,禁令是个临时性举措,此前业内预计配额制落地的复杂性较强,在本次禁令到期前或来不及实施。
回溯来看,刚果(金)于 2025 年 2 月 24 日宣布暂停钴出口 4 个月,6 月 21 日又宣布鉴于市场上钴库存量持续高企,将此禁令延长三个月(至 9 月 22 日左右)。
对于本次刚果(金)钴出口禁令或再次延期事件,有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分析道,该国的目的在于提升钴价而获取更多收益,从 2 月底宣布出口禁令至 3 月中旬钴价拉涨一波后,第二轮禁令的三个月钴价几乎没反应。
Choice 数据显示,MB 标准级钴平均价从 2 月 21 日的 9.95 美元 / 磅上涨至 3 月中旬的 16.13 美元 / 磅,涨幅约 62%;截至 9 月 18 日这一价格为 16.2 美元 / 磅,较 6 月 22 日 15.75 美元 / 磅的价格涨幅约 2.86%。
2020 年以来 MB 标准级钴平均价走势 数据来源:Choice
事实上,目前刚果(金)官方仍未对外正式公布结果。刘进向财联社记者分析道,如果配额落地,比如按照既往的 70% 出口量实施配额,能缓解全球钴短缺的现状,但是短期可能会引发价格下跌 10%-20%;全部放开的话,对钴价形成重大利空,如相关矿企还是采取过激销售策略,电解钴价会重回 20 万元 / 吨以下。
另外一位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刚果(金)后续钴政策演变,从商业角度来看,除了钴价的涨跌,还受到相关钴销售带来的税收,以及其他国家抢占钴市场份额等因素影响。
今年 3 月,刚果(金)总理曾表示,政府计划在禁令期满后通过出口配额管理钴的国际供应,并寻求与另一主要生产国——印度尼西亚开展合作,以共同稳定全球供应和价格。
钴企上市公司如何应对?
中资钴企是刚果(金)当地钴产业链的主力军,当地超半数以上的工业钴矿由中资企业运营。
其中,洛阳钼业、华友钴业(603799.SH)、盛屯矿业(600711.SH)、中国有色矿业(01258.HK)、金川集团、中铁资源等在刚果(金)投资铜钴矿山,寒锐钴业、腾远钴业(301219.SZ)等中国企业也在该国设立铜钴冶炼厂。
行业数据显示,刚果(金)2024 年产钴约 22 万吨,其中洛阳钼业贡献了一半约 11 万吨的产量;2025 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钴产量 6.11 万吨(同比增长 13.05%),但受出口禁令等影响销量降至 4.62 万吨(同比下降 9.27%)。
财联社记者 8 月 25 日在上海参加洛阳钼业业绩说明会时了解到,就投资者关心的刚果(金)对钴出口管制问题,公司董事长刘建锋表示,目前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钴生产商,占到全球钴生产的 40% 以上;在当今的地缘政治格局下,相关国家对关键金属的管制已成为普遍现象。就钴的生产而言,公司未来将结合当地的政策实际,妥善地做资源释放,以实现钴价值的最大化。
销售策略上,洛阳钼业曾公开表示,公司钴产品销售长协锁量不锁价,主要通过 IXM 的贸易网络销售给下游钴冶炼厂商和新能源供应链下游生产商,包括海内外客户。
财联社记者从寒锐钴业相关人士处获悉,在行业普遍面临原料紧缺背景下,因预期钴产品价格会有所上涨,现在控制接单,在销售节奏上会有适当的控制。
华友钴业有高管人士曾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在印尼的钴资源量占比较高,由当地所生产镍产品时会带出来钴元素,镍钴占比大概 10:1。
腾远钴业方面,近期有新动作,公司在 9 月 12 日的相关公告中提到,刚果(金)腾远钴铜资源公司的钴产能已经无法满足腾远钴业对原料的需求,需要提升原料产能来保障生产,拟将 5.88 亿元资金投向年产 3 万吨铜 2000 吨钴湿法冶炼厂项目。
国内面临停产困扰
一边是刚果(金)运不出的原料,另一边是国内因缺料而停产的工厂。
今年 5 月 20 日,上海大谦钴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谦钴业)在其微信公号上表示,大谦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即将关闭主营钴相关业务。近年来,资源、乃至行业话语权的争夺逐渐加剧。黑天鹅事件频频发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的竞争对手不断涌现,产品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难以扭转局面。
值得关注的是,天眼查显示,大谦钴业有参股寒锐钴业(上海)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贸易)45% 股权,剩余 55% 股权由寒锐钴业所持有。
财联社记者从寒锐钴业相关人士处获悉,目前行业内钴原料都比较紧张,但公司没有供不上货的情况。
大谦钴业的退出不是个例,据 Mysteel 调研,2025 年 5 月电钴市场开工率不足 50%,部分电钴中小企业停产,电钴利润倒挂叠加当前原料紧缺,电钴减产已成趋势。
行业数据显示,2025 年 6 月中国钴中间品进口量环比下降 61%,为 1.9 万吨,而 1-5 月月均进口量为 4.9 万吨。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刚果(金)至中国的船期约为 3 个月,2 月底禁令的实际影响从 5 月底开始显现。
财联社记者从业内多位人士处获悉,目前国内大部分生产商钴原料库存预计能维持在年底左右,即使两个月后禁令放开,刚果(金)发货至国内需耗时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钴资源储量仅占全球总储量约 1%,但精炼钴产量在全球精炼钴市场占比达八成左右,近几年这一比重不断上升。中国国内钴生产企业主要依靠刚果(金)、印尼等国进口钴精矿或钴中间品。
(财联社记者 梁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