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汽车零配件企业金帝股份(603270.SH)计划收购日企优尼冲压株式会社在华南地区的子公司。
金帝股份9月21日晚公告,公司拟收购广州优尼精密有限公司(下称“优尼精密”)控股权。其与优尼精密及标的股东优尼冲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优尼冲压中国”)已签订了框架协议,具体收购方式、收购比例与支付方式均未定。
标的优尼精密的估值暂未确定,转让价格也尚未出炉,届时以评估价值作为参考。界面新闻发现,从标的企业规模来看,这笔收购规模不小,规模或达数亿元。但值得注意的是,优尼精密近年业绩趋势大概率不甚乐观。
优尼精密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3,500万美元,法定代表人熊智斌,目前由优尼冲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100%持股。
优尼冲压(中国)是日本优尼冲压株式会社旗下全资子公司,后者是日本最大的汽车冲压件制造商。优尼冲压中国公司是其在海外的最大投资。
金帝股份是一家以精密冲压为技术基础的汽车零配件企业,主要包括轴承保持架和汽车精密零部件两大业务。
金帝股份并购优尼精密除了业务关联度高之外,还有双重考量。
一方面,看中了优尼精密的客户资源。金帝股份称,如本次交易完成,公司可快速拓展精密冲压业务的客户群体与市场份额,提升市场占有率。
另一方面,优尼精密位于广东辐射华南地区的区位优势也填补了金帝股份在华南地区的短板。
金帝股份称,可充分发挥优尼精密区位优势,提升优尼精密的资产运营效率及市场响应速度,从而更好地服务华南区域客户。
“本次收购优尼精密,将与公司形成较好的战略协同效应。”金帝股份表示,优尼精密主营冲压产品,多年来沉淀了深厚的冲压工艺、成熟管理经验及优质客户资源,将与公司自身业务融合,较好的增强核心竞争力。
那么金帝股份能否如愿吗?
公告未披露优尼精密具体财务数据,不过界面新闻了解到,受核心深度绑定的客户影响,这家公司业绩趋势可能不容乐观。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优尼冲压是日产汽车的全球主要供应商。随着日产汽车和东风汽车的合资,该公司以供应商的身份来到中国投资,主要生产车体的骨骼零件。
- 2003年6月,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成立,总部位于广州市花都区。
- 自2003年以来,日本优尼冲压株式会社先后在花都投资成立了优尼冲压、优尼精密、翔太盛等多家公司。
- 2011年,优尼冲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优尼集团在中国的总部成立,持续加大布局。
“我们企业在中国的事业是随着东风日产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东风日产的成长而成长。”优尼冲压中国公司总经理熊智斌曾对媒体表示。
可见,优尼冲压株式会社与日产汽车业务深度绑定,其在中国多地设有生产基地,包括广州、郑州、武汉、大连等。
“优尼冲压是日产的供应商,以前在行业内的地位不错,但这几年被日产拖累,现在的境况可想而知,是不乐观的。(优尼冲压)被中国本土企业打得溃不成军。”一位接近优尼精密公司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现在卖掉一部分资产,收缩战线,或许是这家日企最好的选择。”
界面新闻记者查询优尼冲压中国官网看到,公司主要客户有东风日产、东风雷诺及加特可。其中,优尼精密主要生产汽车变速箱关键零部件,主要客户为加特可(广州)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
“加特可是日产公司变速箱的专供公司。”上述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解释称:“加特可(广州)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母公司是JATCO株式会社,这是由日产变速箱部门拆分出来的独立公司,并由日产汽车控股,优尼精密与这两家公司是紧密的上下游关系。”
界面新闻查询发现,日产汽车中国区业务连续六年在下滑,幅度颇大。
2024年,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累计销量为69.66万台。这一数值与2018年的峰值相比已不止“腰斩”,当年日产汽车中国区累计销量的156.40万台,创下高位后便一路下行。
为弥补日产汽车下滑的份额,熊智斌在2023年曾表示,“到目前为止,我们基本上是以日产系或者是日产雷诺联盟为主要的客户目标。今后随着这个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我们也有计划的逐步的扩大客户群。”
但界面新闻未能从公开资料查询到标的公司的客户开拓情况。优尼冲压中国官网的“公司新闻”中最后一条更新是2020年9月。
当下,具体东风日产在优尼精密的营收贡献中占比几何,需要评估报告披露或有答案。不过,优尼冲压中国公司的“卖子”行为,也从侧面说明了公司日子没有前些年好过了。
本次签订的框架协议仅为双方达成的收购意向,各方需要根据尽调、审计、评估等结果进一步协商是否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相关事项存在不确定性。
金帝股份也提示收购后的整合风险:“如完成收购目标公司,对公司未来的业绩影响也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存在公司与目标公司在企业文化、业务协同、资产运营、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整合不达预期的风险。”
金帝股份2023年9月上市。除本次收购外,金帝股份资本动作频频,不断加码投资。
- 8月29日,金帝股份通过子公司投资5.30亿元建新能源装备核心零部件精密制造项目;通过另一子公司建新能源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精密制造项目,总投资3.00亿元。
- 同日,金帝股份拟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对GEB Precision Europe doo Beograd(金帝塞尔维亚)在原投资总额不超过1.50亿元的基础上增加投资总额至3,000万欧元(约2.5亿元)。
- 同日,公司拟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向全资子公司聊城市金之桥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之桥”)增资至3,000万元。
- 为了拓展西南地区新能源电驱动定转子产品市场,7月16日,金帝股份与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签订《工业项目投资合同》,拟在重庆设立子公司建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5亿元。
- 5月28日,金帝股份使用不超过1.2亿元(部分为超募资金)通过全资子公司对金源(山东)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增资,资金用来拍地、建厂。
这些投资成效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但金帝股份的高管们已经准备减持了。
9月29日至12月28日期间,金帝股份董事、副总经理温春国,董事郑世育,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秘薛泰尧三人计划分别减持不超过2万股、不超过2万股和不超过6万股公司股份。股份均为IPO前取得。
事实上,金帝股份股价近期是低迷的,公司9月22日收盘价26.41元/股,较公司发行价21.77元/股只有约20%的涨幅。原始股的持股成本通常远低于发行价。
公司自上市首日股价创下61元/股的高位后,便节节下行。2025年A股指数走出慢牛行情,但公司股价跑输大盘,最新市值28亿元。
虽然此次减持计划数量不多,但高管层在公司股价未有大涨之际,依然有减持之心,对市场或有一定有心理层面冲击。
基本面上,上市两年,金帝股价业绩有所波动。2024年公司增收不增利,营业收入13.55亿元,同比增长19.26%;归母净利润却下滑24.85%,至9,954.26万元。
在去年低基数之上,2025年上半年金帝股份营收和净利润齐增,实现营业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40.57%;实现归母净利润7,593.26万元,同比增长32.86%。
上半年的业绩增长,主要在于公司精密零部件业务中的新能源电驱动定转子系列产品项目量产增加,以及轴承保持架业务中的风电领域系列产品交付增加所致。上半年定转子系列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330.98%。
金帝股份董秘薛泰尧9月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截至2025年7月末,公司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定转子系列产品已有102个产品项目,比3月末的产品项目77个增长了32.47%。其中45个产品已量产。上述系列产品已应用到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品牌合计达19个。
截至发稿时,界面新闻记者未能拔通金帝股份投资者电话。
如果交易完成,金帝股份将获得优尼精密在精密冲压领域的技术积累和日产系客户资源,同时补足华南市场布局短板。但更关键的在于,公司能否有效整合优尼精密,并摆脱对日产系的过度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