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横跳的政策与被当作筹码的中国留学生:特朗普政府正在伤害谁

博主:fm5i0dxdb2j0考研资深辅导 2025年09月23日 13:30:50

眼下正值美国高校秋季学期注册高峰。对许多将美国作为留学目的地的中国学生而言,签证审批、身份续签可能受阻的现实,让求学之路充满变数。

美国总统特朗普  视觉中国 资料图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今年6月的中美元首通话中表示美方欢迎中国留学生来美学习。但特朗普政府近期针对中国留学生签证政策的不同表态,让“欢迎”与“设限”形成反差。在现实中,这些政策带来的直接后果已经落到了普通学生头上。

正在美国普渡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的小陈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周围朋友被吊销签证和直接遣返的情况较少,对普通留学生来说,最担心的是回国后再返美时无法正常入境。

此次与澎湃新闻交流的两位在美留学生都谈到上述问题。

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明昊直言,特朗普政府显然将中国留学生问题当作了中美博弈的重要筹码。

“60万中国学生”的表态与现实中的不公正对待

在6月中美元首通话中做出欢迎中国留学生的表态两个多月后,特朗普再次提高了调门。

8月25日,特朗普在白宫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美关系很重要,尽管他听到很多美国“不允许中国学生来”的说法,但他表示“我们会允许的,这非常重要——60万名学生。”次日,特朗普在内阁会议上再次声称很“荣幸”能有中国学生来美国留学,帮助美国大学维持运营。

然而,这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的实际行动却与特朗普的表态大相径庭。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  视觉中国 资料图

早在今年5月,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就表示,美国将开始吊销部分中国学生的签证,其中包括就读“关键领域”的学生,并要求领事系统在调整更严格社媒审查标准前暂停新增F、M、J类签证面试的安排。同一时期,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与其他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更强硬的审查与执法动作,直接影响部分在美学生的身份与出入境计划。此轮动作被美方定性为“防范学术渗透”和“国家安全需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8月2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希望美方将特朗普这一表态落到实处,停止无端滋扰、盘查、遣返中国留学生,切实保障他们的正当合法权益。而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8月22日的记者会上则提到近来美方频繁对中国赴美留学生采取歧视性、政治性、选择性执法,给予不公正对待。

就在特朗普做出“欢迎60万中国留学生赴美”表态的两天后,美国国土安全部8月27日发布声明称,特朗普政府宣布一项拟议规则,将对外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设定获批入境及延期的期限,最长不超过其参与项目的时长,且总时长不得超过4年。若想延长在美停留时间,必须向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USCIS)申请获批。

有媒体指出,这项规定如果最终落实,将限制部分外国签证持有人在美国的停留时间。学术界和国际教育机构对此反应普遍偏负面,认为这将成为国际学生选择赴美留学的又一道障碍。

在佐治亚大学学习物理专业的小陶告诉澎湃新闻,自己可能会受到这项拟议规则的影响。“目前的政策是即使我签证到期,但只要一直待在美国直至学业结束回中国,在此期间我可以不去续签。如果这项新规则通过,我也需要去续签。”

他此前就曾因签证续签审查时间过长错过秋季入学时间,不得不选择春季入学,但在入境美国时以“未按时在秋季入学”为由被遣返。“可能因为我是物理专业,那次签证审批时间很久。”小陶说。

“美国优先”背后的强烈民族主义倾向在作祟

差不多与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上述声明同时,8月28日,中国外交部及驻美使领馆针对美方近期无端对中国留学生、学者等进行长时间盘查、滋扰并实施遣返的行径,提醒中国学生、学者注意赴美安全风险。

另一方面,特朗普的“60万”表态也迅速引发了美国保守派的反弹,进一步凸显了特朗普与“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支持者群体之间的分歧。

保守派媒体福克斯新闻主持人劳拉·英格拉汉姆在节目中质问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让60万中国学生来美国读书怎么能叫‘美国优先’?” 卢特尼克辩称此举是出于“理性的经济考量”,并声称若没有这些外国学生,15%的美国高校将面临倒闭。

面对支持者的反对声浪,特朗普也将扩大中国学生签证发放的主张与更广泛的经济联系挂钩,他表示美国“凭借关税及其他各类措施从中国获得了大量收入”,并称当前中美关系“在经济层面比拜登执政时期要好得多”。

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NAFSA)数据显示,2023至2024学年,国际学生为美国经济贡献了438亿美元,为37.8万个工作岗位提供支持。也就是说,美国每招收三名国际学生,就能创造或维持一个就业岗位。

特朗普政府这番在“欢迎”与“限制”之间反复横跳的迷惑操作,并不仅仅是因为特朗普既喜欢展现强硬又看重国际学生带来的真金白银这么简单。

赵明昊向澎湃新闻指出,尽管特朗普表态“欢迎中国留学生”,但这一表述存在模糊界限,“是‘欢迎哪些中国留学生’以及‘允许中国留学生就读哪些专业’?”

事实上,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发起“中国行动计划”,就已经显现出其留学生签证政策导向。“那就是持续减少中国留学生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的就读机会,这一趋势尤为突出。即便对于已在美国就读STEM专业的中国留学生,美方也施加了诸多限制,且此类限制并未出现松动迹象。”赵明昊表示。

MAGA的支持者并不认同特朗普上述这番“经济论”的解释,他们提及美国本土大学申请者被挤占、知识产权遭窃取以及“国家安全隐患”等问题,要求削减中国学生的入学名额,甚至主张将名额降至零。

不出所料,几天后白宫试图收回特朗普的“60万”言论。白宫发言人8月28日向福克斯新闻表示:“特朗普总统并没有提议增加中国学生的签证数量。60万指的是两年的签证数量。这只是现有政策的延续。”

“‘美国优先’是贯穿特朗普整体政策路线的关键原则,蕴含着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甚至带有种族主义底色。”赵明昊指出,这一倾向在特朗普执政团队中也有体现,比如负责移民政策的核心官员、白宫幕僚长斯蒂芬·米勒,就有鲜明的种族主义观念,他们主张依赖美国本土人才,尤其是白人科技人才,而非借助国际人才资源。

限制已形成“难以逆转的趋势”,情况似乎正在变糟

美联社称,目前美国两党在一个问题上的共识日益增强——美国高校不应帮助中国培养量子计算、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敏感领域的顶尖人才。

此前有美国官员称“仅欢迎中国学生就读莎士比亚文学和政治学”。在赵明昊看来,这一说法进一步折射出美方的深层思路,“既希望继续吸纳中国留学生,以维持美国高校的生源规模,并获取留学生相关的高额费用,同时又不愿中国留学生接触核心的STEM领域。”

而且,情况可能更糟,美方的这一限制范围正出现进一步扩大的端倪。

赵明昊告诉澎湃新闻,这些限制范围已延伸至文科领域,社会人文学科的中国留学生在访问、交流期间遭遇阻碍。此外,美方还试图通过“中国留学生与中国政府的关联”,将其作为对华施压的重要维度。

美联社在8月报道了一起中国留学生遭美方滋扰盘查的事件,引起较广泛的讨论。一名前往美国的中国学生在休斯顿机场遭遇审查后被遣返,并且限制其五年内不得入境美国。而该学生并非STEM专业,而是学哲学的。

“另一突出趋势是,美国地方州对中国留学生以及对中美教育交流的限制也不断加剧,这一现象需高度重视。”据赵明昊了解,得克萨斯州、俄亥俄州已出台了州级立法或行政规定,来限制中美在教育和科技领域的交流,并且在近年来呈现出愈发明显的态势。

此外,特朗普政府还调整了国际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签证政策,限制其毕业后留在美国的可能性。彭博社称,这可能会打击数千家美国公司赖以生存的技术人才输送管道,尤其是在STEM领域。

“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限制已形成难以逆转的趋势。”赵明昊总结道。

“国际学生很聪明,他们会看未来机会在哪里”

长期以来,赴美留学是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际教育协会(IIE)的数据,2023/24学年约有30万中国学生在美学习,占全部国际生的30%以上。不仅支撑了美国高校的财政与科研,也为中美关系注入了社会层面的黏性。

然而,中国留学生问题现在却成了特朗普政府与中国博弈的一枚棋子。当特朗普放言允许60万中国留学生赴美时,英国广播公司(BBC)就刊文指出,随着中美贸易谈判的持续进行,特朗普正在逆转其政府数月来在此问题上采取的强硬立场。

赵明昊则指出,特朗普政府显然将中国留学生问题视为中美博弈的重要筹码,“美方认为中国在某些出口管制、留学生政策等领域对美存在诉求,因此将这一(留学生)议题当作博弈工具的意图十分显著。”

对中国学生而言,美国签证政策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学业和未来规划。类似的焦虑已经在数据中显现。

据彭博社9月16日报道,受学生签证政策变化影响,今年7月中国学生入境人数同比下降26%。国际教育顾问Rajika Bhandari预测,今年申请美国大学的学生群体,将出现从美国转向英国、欧洲、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显著趋势。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学生赴英人数显著上升,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成为热门选择。

中国教育部4月发布《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24》,数据显示从北美学校获得学位的毕业生占比下降至16.3%。

随着中美博弈加剧,两国教育交流的不确定性随之增加。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有中国留学服务机构和留学生称,今年的赴美留学签证处理进度明显迟缓滞后,其中受冲击最重的是硕士阶段的学生群体。

高等教育与移民校长联盟(The Presidents' Alliance on Higher Education and Immigration)执行主任Miriam Feldman表示,这些政策变化对国际学生入学产生了威慑作用。她说:“国际学生很聪明,他们会看未来机会在哪里。毫无疑问,这些政策和行动将降低他们对美国大学的兴趣。”

不过,面对签证新政可能会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学习物理专业的小陶仍然建议将美国作为留学目的地,“在我的专业领域,美国高校确实具有一定优势,与此同时美国高校的学术风格、师生关系等等,都值得有机会接触的人来体验,至少可以有所了解。”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