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防范最强台风,要心中有数、手上有招

超强台风 " 桦加沙 " 来势汹汹,逐渐向广东西部到海南岛东部一带沿海靠近。面对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的最强台风,我们尤要严阵以待、周密防范,切不可麻痹大意。
目前,多地已采取相应措施。珠海在 9 月 23 日至 24 日停课的基础上,自 23 日中午 12 时起,全市实行 " 五停 "(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和视情实施封桥封路;江门将在全市范围内渐次实行 " 五停 " 措施;香港所有学校 9 月 23、24 日两天停课;湛江提示市民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做好防风防水浸准备,储备应急物品、食物,加固门窗和悬挂物 ……
" 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万一失防 "。从险情隐患巡查到人员转移安置,再到应急物资储备 …… 看似 " 多此一举 " 的举措,往往就是风雨来袭时最坚实的底气、最坚硬的支撑。从细节着手、从短板入手,多一些底线思维、多一点 " 时时放心不下 " 的责任感,做最充分的准备,才能以防台风举措的确定性应对台风灾害的不确定性。
什么是防范灾害的评判标准?不是粗略的 " 估计 ",也不在事后的 " 弥补 "。这个数、那个数,都不如增强生命安全的保险系数。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决定了我们必须赶在灾害到来之前,努力做到心中有数、手上有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必须深刻认识到,防灾就是最大的救灾。城市道路的低洼区积水怎么办?困难群众的房子有没有危险?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能不能经受住考验?小水库、小海堤等风险点是不是防范到位?各级党员干部要切实担负起肩上的责任,以最严态度、最实作风、最硬担当做好防汛防台工作,把风险隐患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做好 " 最坏 " 打算,争取 " 最好 " 结果,把防灾减灾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还要看到,每个人都是生命安全的第一负责人。这几天,气象部门已经向公众反复发出各种预报和灾害警示。全力以赴迎战这次超强台风,我们要提高警惕,按照相关部署有序安排极端天气下的生产生活,在危险时段避免外出,做好自我防护,筑牢安全防线,齐心协力赢得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