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亚洲行的核心诉求是它!能实现吗?
直新闻: 特朗普表示,中美将共同达成一项真正公平、伟大的贸易协议,这对两国以及世界都是很好的,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特朗普的亚洲之行的行程内容很多,但是最受关注的还是中美元首在韩国的会晤,特朗普表达出了比较乐观的态度,而中美两国经贸磋商团队在吉隆坡的谈判为两国元首会晤做了比较好的准备。中国官方媒体对此评论说," 共同维护好来之不易的磋商成果 ",作出了比较积极的回应。此次吉隆坡磋商的议题广泛,涉及到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 301 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农产品贸易、出口管制等,这些都是中美经贸议题中的焦点,双方磋商和谈判取得了积极进展,双方同意进一步确定具体细节,并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无疑,这为两国元首会晤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给两国经贸关系以及世界经济注入了稳定性和确定性。
从 4 月份的关税战以来,中国坚定捍卫自身利益,经过五轮经贸磋商,中美就一系列经贸议题达成了妥协和共识,应该说,这是应对特朗普关税战的中国方式,区别于其他国家。回顾会发现,哪种方式更能捍卫本国利益呢?日韩与美国达成了协议,但是巨额的投资承诺如何兑现成了日韩新政府非常头疼的问题。特朗普愿意要 " 和平总统 " 的人设,但并不意味着他不打商战或者贸易战,日韩是美国的军事盟友,但在贸易和商业领域,它们未必是特朗普认为的盟友,也有可能是对手或者敌人,而且很可能是软弱的对手。
从世界市场体系来看,东亚是世界产业资本的聚集地,而美国是消费市场以及科技、金融中心,在过去几十年来,美国和东亚形成了结构性依赖关系,而现在特朗普试图扭转这一关系,推动产业资本从东亚向美国的回流,这也是特朗普此次亚洲之行的核心诉求,但看起来,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似乎很难。
直新闻:美国总统特朗普参加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他见证了多个协议的签订,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无论特朗普的团队还是东道国似乎已经把握住了特朗普的脉,让他见证胜利时刻。他见证了泰国和柬埔寨签订和平协议,据称这是特朗普调解的第八场冲突,从而为他的诺贝尔和平奖继续积攒成绩。打造 " 和平总统 " 人设,拿诺贝尔和平奖,似乎变成了特朗普外交政策的重要的目标。除此之外,特朗普外交政策还是贯穿了 " 美国优先 ",用关税来逆转当前的国际贸易体系,让美国从贸易中实现利益最大化,美国从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变成了消费者,美国与东南亚几个国家签署了贸易协定或者框架协议,但对这些国家加征的关税并没有取消,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格里尔声称," 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表明,美国可以维持关税以缩小商品贸易逆差,同时为美国农民、牧场主、工人和制造商开辟新市场。" 换句话说,东南亚国家在美国的关税大棒胁迫之下签订了贸易协议或者框架协议。
虽然相关的协议或者框架协议并没有披露细节,但是基本遵循了美国与其他国家贸易协议的套路:一是美国用关税打破这些国家的关税或者非关税壁垒,为美国商品进入这些市场打开通道,甚至是零关税;二是这些国家要对美国进行投资,并且承诺具体的数额,马来西亚承诺未来投资美国 700 亿美元,此前,日韩都作出具体承诺,但是这些巨额投资很难落实;三是要购买美国的化石能源,特朗普喜欢 " 挖石油 ",他要求几乎所有的贸易伙伴都要买美国的化石能源。此外,关键矿产成为新的国际焦点,尤其是稀土,美国与马来西亚等国签订了相关的合作框架协议。
东盟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版图中的重要力量,中美双方经贸代表团也是在马来西亚完成了第五轮经贸磋商,进行了建设性探讨,围绕一系列议题达成了初步方案,为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动力。东南亚是全球经济竞争与合作的舞台,不是地缘政治博弈的舞台,东南亚不选边站队,也避免了市场的分裂与阵营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