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竞速,“3万亿俱乐部”要扩容了?

博主:fm5i0dxdb2j0考研资深辅导 2025年10月28日 11:57:21

每经记者:杨弃非      每经编辑:杨欢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所说," 大国经济都是内需为主导,市场是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 "。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前三季度我国社消零总额已达 36.59 万亿元,全年有望超过 50 万亿元。

眼下,31 省份前三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公布,谁在为消费进一步增长提供支撑?

从社消零总量来看,江苏延续了上半年的优势,社消零总额达 3.48 万亿元,蝉联 " 消费第一大省 ",广东、山东居于第二、三位;社消零增速方面,31 省份中共有 14 个省份 " 跑赢 " 大盘(4.5%)。聚焦经济大省,河南和四川两省以 6.2% 和 5.8% 的社消零增速分居前两名。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四川、河南两省社消零总额就已携手迈过 2.7 万亿元大关,今年将进一步向 3 万亿元靠近。若两省实现突围,将让 " 三万亿消费大省 " 的数量增长至 6 个。

为何两座经济大省成为 " 增长明星 "?而在前十省份的增长和变动中,又能看到哪些消费的新变化和新趋势?

河南:文旅消费引领

去年,河南社消零总额 2.76 万亿元,位居全国第六位。冲刺 " 三万亿消费俱乐部 ",今年前三季度,河南社消零总额 2.10 万亿元,6.2% 的增速,居经济十强省份首位。

文旅,是今年河南消费的一抹亮色。" 十一 " 假期,尽管天气原因使河南文旅业数据有所下滑,但多个景点仍然实现了快速增长。

其中,万岁山武侠城接待游客 77.30 万人次,综合收入 6900 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分别增长 13.35%、9.79%;只有河南 · 戏剧幻城上座率超过 90%,综合收入 8141.07 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 6.24%。

就在今年暑假期间,万岁山武侠城刚因 " 中式迪士尼 " 走红。数据显示,因游客量较大,景区一度启动限流措施,甚至停止单日线上售票。在不少同类景区连年亏损的情况下,它上半年实现综合营收 6.04 亿元,同比增长 162%。

万岁山武侠城为何能够突出重围?在外界看来,从去年初因 " 王婆说媒 " 初次出圈后,万岁山武侠城构建的沉浸式体验生态,每天 3000 多场演出的庞大演绎生态和 2000 多名 NPC 带来的 " 高强度 " 互动体验恰好踩中了当下情绪消费的需求。也因此,其以 3 天 80 元低廉门票,带动了超过 40% 的二次消费,超过国内多数乐园不足 30% 的现状。

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 图片来源:摄 · 图网 501774029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邹蕴涵分析,今年,我国消费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 服务 +" 持续壮大,以 " 电影 +"" 文旅 +" 等方式串联餐饮、住宿、出行等各个方面的服务消费增长。

纵观今年消费增速较快的省份,以 8.6% 登顶的海南无疑是免税消费的试验场,山西以 6.6% 居于第三,同样离不开去年 " 黑神话:悟空 " 带动的古建游热潮。而在河南,如万岁山武侠城一般,各类文旅 " 新物种 " 不断涌现,则成为带动消费的重要引擎。

从数据上看,河南商品和服务消费出现同步增长。一方面,前三季度,河南限上单位日用品、饮料和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22.6%、18.5%、17.5%,合计拉动全省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长 2.9 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今年 1 — 8 月,河南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 22.3%。

二者结合更具代表性的是网友口中堪比 "5A 景区 " 的胖东来。今年国庆期间,许昌旅游收入进入河南第五,而在前往许昌的外地游客中,有一半打卡了胖东来,带动力可见一斑;而根据胖东来官网,其 8 天实现总销售额 8.2 亿元,平均每天超过 1 亿元,推动今年销售额已超过 188 亿元,大概率将突破今年 " 不超过 200 亿元 " 的年度目标。

四川:" 真金白银 " 带动

同样是 " 三万亿消费大省 " 的有力竞争者,四川去年社消零总额 2.77 万亿元,高出河南接近 150 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四川社消零总额 2.12 万亿元,增速 5.8%。

与河南相比,四川更是文旅 " 老手 "。数据显示,去年,四川接待国内游客总量、游客总花费再创新高,分别达到 11.19 亿人次、1.76 万亿元,连续两年居全国首位。今年,在挖掘旅游新增长点的同时,四川还通过有侧重、有重点地发放消费券,带动新的消费增长。

在推动文旅消费上," 票根经济 " 成为四川重点发力的一个新抓手。集中体现在今年 9 月,四川发布《" 四个跟着游四川 " 实施方案》,以期串联起赛事、演出、美食、影视和旅游的消费链条。

一个例子是今年四川扎堆的各类演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超过 9100 场营业性演出在四川亮相,1 — 8 月文体旅规上营收同比增长 16%,而 1 月至 9 月举办的 110 场 5000 人以上大型演出,共吸引观众 210 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 14.6 亿元,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综合消费约 100 亿元,拉动效应显著。

类似 " 苏超 " 的赛事热度也出现在四川。继 " 苏超 " 和 " 赣超 " 之后," 川超 " 在国庆假期前夕揭幕。外界期待," 川超 " 能否复制 " 苏超 " 的成功,实现 "1 元门票带动 7.3 元周边消费 " 的杠杆效应。

除了发挥市场端的带动作用、延长消费链条,四川更具特色的是,通过让有限的财政资金最大程度发挥对消费的拉动作用,精准撬动消费市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持续加力扩容,并以 " 国补 " 撬动 " 地补 ",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地提振消费。商务部 8 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旧换新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 1.9 万亿元,惠及超 3.2 亿人次。

但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多个省份对补贴政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比如,自 8 月开始,多个省份暂停汽车置换更新补贴,以分领域、分时段细化资金使用方案,平稳有序推进以旧换新。

而四川出台差异化政策,使其成为此轮消费增长中的 " 佼佼者 "。同样以汽车消费为例。有媒体梳理发现,在大多数省份按下 " 暂停键 " 的同时,四川政策力度不减,并将国补政策实施至四季度。

也因此,据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受政策刺激,三季度省外来川购车超过 5.18 万辆,特别是 9 月全省以旧换新申请超 10 万辆,申请量较 8 月环比增长 40% 以上。

其还带动了不同消费品结构性的消费增长。据当地媒体报道,今年以来,全省汽车、家电数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换新量达 1319 万辆(件),带动消费超 1327 亿元,成为前三季度四川消费市场的最大增长点。

从增速来看,前三季度四川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汽车类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 54.3%、11.3%、8.0%。

" 攻守 ":从收入着手

" 三万亿消费俱乐部 ",可以是短期目标,但绝非最终目的,长远来看,消费的最终目的在于人,更大的增量也来自于人。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从国家经济发展政策上来说,要创造条件不断提升居民消费需求的占比,就需要不断提高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换句话说,收入是消费的函数,收入水平将影响到消费的增长空间。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对于正在冲刺 " 消费三万亿大省 " 的四川和河南来说,这是后续增长的关键——

今年前三季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四川以 2.7 万元居于全国第 17,不及社消零总额的排名;河南则以 2.37 万元居于中部省份倒数第一、全国倒数第九,仅高于吉林、黑龙江以及 7 个西部省份。

类似的情况,在消费第一省的 " 攻守 " 中同样存在。

近两年间,广东和江苏轮流登上 " 消费第一省 "。去年上半年,广东社消零总额被江苏反超,又在前三季度成功反转,最终拿下全年社消零总额第一;今年一季度,江苏再次超过广东 564.9 亿元,如今到前三季度,广东距离江苏仍有 534.2 亿元的差距。

这背后与广东、江苏长期以来的收入差距相关。今年前三季度,江苏以 4.43 万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居于全国省份第五,广东紧随其后,为 4.28 万元。

为何会有这样的差距?一个原因是收入不均衡。同期广东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 2.29,高于江苏的 2.05,区域发展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

不止如此,在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看来,消费增速放缓也与消费习惯的变化相关,比如,奢侈品、酒水、夜生活等高端消费退潮,简约、理性、适度、轻奢消费等形成主流。

近年来,从学界到政策端,增收已愈加成为促消费的重点。在今年 4 月出台的《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实施居民就业增收促进行动就被置于首要位置,其中不仅包括增加居民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也将推进农民就业增收。

从广东自身来看,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2842 元,同比名义增长 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4.7%。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达到了 6.2%,远高于城镇居民的实际增速 4.1%。

对于广东而言,增收的实现与否,将关乎能否改善预期、从源头上提振消费信心,并守住 " 消费第一省 ";而对于河南、四川两省而言,这也将影响其能否更快一步迈过 " 消费 3 万亿 " 门槛,构建更为健康的就业、收入、消费循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