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巴士独家回应
因旗下儿歌 App ( 第三方应用程序)开屏广告出现低俗擦边的成人内容,知名儿童数字产品品牌宝宝巴士深陷舆论旋涡。
10 月 29 日,宝宝巴士官方微博就不良广告一事发布致歉及整改声明,表示已对审核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新京报记者独家对话宝宝巴士相关负责人,对方在表达诚恳道歉和整改决心后表示,儿童类 APP 接入第三方移动平台后确实存在一定共性问题," 我们希望以此事为契机,在全面自查自纠的同时,能够助力推动全行业规范发展。" 其说道。
据公开报道,江苏昆山的王女士反映宝宝巴士儿歌 App 开屏广告经常出现低俗擦边的成人内容,点击后会进入一些短视频、短剧、小说等 APP,并自动下载这些软件,低俗广告不适合儿童观看,儿童也不懂得如何关掉。10 月 29 日,新京报记者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加微信等方式联系王女士,截至发稿时未获得回应。
根据天眼查,宝宝巴士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9 年,是一家以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的企业,法定代表人为唐光宇。企业注册资本 36000 万人民币,并已于 2015 年完成了 B 轮,交易金额 4000 万人民币。
10 月 29 日,宝宝巴士股份有限公司在声明中表示,对于近期用户关注的旗下 App 产品跳转不良广告一事,该司高度重视。对此次广告事件造成不良影响深表歉意。公司已第一时间下线了相关平台广告,并立即停止合作,同时迅速开展全面自查自纠、举一反三。
针对此次广告事件暴露出在广告监管和审核上的问题,宝宝巴士表示坚决进行三方面整改优化:针对内部审核出现的问题,已对审核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完善对公司广告合作方的审核机制,严格筛选正能量的广告合作方,决不允许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针对广告合作方无法监控的广告,宝宝巴士立即组建研发团队着手研发广告强制拦截功能,对其实施强制拦截。
▲宝宝巴士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声明。
上述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宝宝巴士的开屏广告直接接入第三方移动广告系统,通过投流曝光,促进 APP 在应用市场上的下载。此次事件不仅暴露了宝宝巴士对第三方平台的审核问题,也揭示了儿童类 APP 接入第三方广告平台后的广告监管治理问题。他表示,宝宝巴士目前已经第一时间紧急对广告屏蔽机制和策略进行升级,用户将宝宝巴士儿歌升级至最新版本,就能解决该问题。
低俗内容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规定,律师建议:监管部门应完善广告审核机制和调查广告平台
提供儿童数字产品的 App 出现低俗内容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黄晓宇表示,首先,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义务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赌博等毒害未成年人的信息。宝宝巴士儿歌 App 作为面向未成年人的应用,其开屏广告出现低俗擦边的成人内容,明显违反了该条规定,未尽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义务。
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广告业务的承接登记、审核、档案管理制度;审核广告内容,对内容不符或者证明文件不全的广告,广告经营者不得提供设计、制作、代理服务,广告发布者不得发布。宝宝巴士及其合作的广告平台,未有效审核广告内容,导致低俗广告出现,存在过错。此次事件中,消费者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宝宝巴士及相关责任方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可就因广告问题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主张相应的赔偿(如精神损害赔偿等,需结合具体情况认定)。
同时,黄晓宇认为,监管部门也应采取措施责令平台立即整改,彻底清理低俗广告,完善广告审核机制,并对各类 App 合作的广告平台进行调查,追究其未履行审核义务的责任;加强对面向未成年人的 App 广告内容的日常监管,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对发布虚假广告或违法广告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进行处罚。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部门可对违反该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黄晓宇说道。
停止与第三方平台广告合作,严肃处理审核负责人
新京报:10 月 28 日宝宝巴士 App 出现成人广告事件引发广泛关注,这款适用于儿童的 APP 为什么可以接入第三方平台?是否增加了儿童安全用网的风险?
宝宝巴士: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广告部门,所以广告直接进入到第三方的广告平台。比如海外最大的广告平台 Google AdMob(移动电话广告市场),国内各大互联网平台也有接入。我们在接入各广告平台时,都会针对广告行业、广告素材和文案设置针对性的屏蔽策略。
新京报:此次事故出现后,公司目前对 App 是如何整改的?
宝宝巴士:问题出现后我们肯定要承担责任,不管用户情况如何,我们肯定是有很严重的责任。我们在第一时间下线了相关平台的广告,并立即停止合作。同时,公司已对审核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并且在内部进行自查自纠。
新京报:最新的声明称,已经停止了相关平台合作。其他第三方广告平台是否还继续合作?
宝宝巴士:我们已经第一时间下线涉事第三方广告平台的广告。由于我们的广告是接入第三方广告平台的广告 SDK,我们无法直接控制和溯源各广告平台的广告内容和来源,因此,我们目前将各广告平台的开屏广告都做下线处理,再与平台沟通整顿和优化机制。
苹果、鸿蒙、安卓等系统广告审核屏蔽标准一致,宝宝巴士广告收入占比已不足一成
新京报:公司声明中提到的团队着手研发 " 广告强制拦截功能 " 具体如何运作?如何确保未来不再出现类似漏洞?
宝宝巴士:目前公司已成立研发团队,立即开始进行项目研发,针对广告平台无法屏蔽解决的广告问题实施强制拦截功能。
新京报:第三方广告收入有多少?此前宝宝巴士招股书显示广告收入占比近七成。
宝宝巴士:目前在各平台的广告收入勉强维持流量费和平台投放的广告费。七成占比的数据是四五年前了,现在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广告收入占比不到一成。
新京报:有家长发现苹果和鸿蒙系统的宝宝巴士没有此类广告,推测是这些平台管控严格、违规成本高。这是否意味着,公司在安卓等不同平台执行了双重审核标准?
宝宝巴士:对于公司来说,针对广告的审核屏蔽策略和标准是一致的,但由于公司接入的是第三方广告平台,审核屏蔽策略只能在合作方提供的广告平台系统上设置,而不同合作方的广告平台的系统功能不同,也导致在具体措施设置上也会因合作方不同而略有不同。
新京报:对于这次受影响的用户,宝宝巴士是否有具体的补偿或道歉计划?如何重新赢得家长信任?
宝宝巴士:我们已经与当事人沟通并致歉,并向当事人赠送了三年的宝宝巴士 SVIP 会员。我们一直在抵制、整改 APP 不良广告问题,针对涉事广告平台已停止合作,内部也在积极进行自查自改。
建议国家监管儿童类 App 接入第三方广告平台
新京报:你认为此类问题是否暴露了儿童类 APP 行业的共性风险?该如何加强第三方广告平台的监管?
宝宝巴士:我们内部也一直很关注这个问题,也积极在探索切换广告模式。现在对我们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如果不接入第三方广告平台,便没有在应用市场投放曝光的资本,不投放在应用市场上就没人下载。
我们希望国家层面能够加以治理,我觉得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全面禁止儿童类 APP 接入第三方广告平台,这对全行业都是个好事。二是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比如谷歌专门针对儿童产品设计了面向儿童的广告 SDK(软件开发工具包),国家对此严格监管。
新京报:目前国内第三方广告平台没有针对儿童类 App 设计专属模式?
宝宝巴士:国内目前没有。海外有,比如海外的谷歌广告平台有专门针对儿童的广告 SDK,目前宝宝巴士的海外 APP 活跃用户超过 7000 万,占 APP 整体活跃用户比例超过六成,一直采用这个模式运行。我们希望以此事为契机,全面自查自纠的同时,能够助力推动全行业正视和规范发展也是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