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布医疗设备品牌影响力榜单,位列榜首的国产品牌首超四成
《2025医疗设备品牌影响力榜单(上海地区)》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发布。本文均为 主办方 供图
10月29日,2025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在上海开幕。研讨会期间,《2025医疗设备品牌影响力榜单(上海地区)》发布。
今年的榜单覆盖20类产品线、105家企业、159个品牌,不仅包括许多的国产品牌,还包括了更多注册在上海的跨国公司的品牌。上海凭借“64位两院院士+35家三甲医院”硬核资源与政策高地,将重点攻克高端医学影像、手术机器人及AI医疗器械三大赛道,打造全球高端医疗装备“上海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国产品牌在榜单中崛起。在20条产品线中,国产品牌拿下43.5%的榜首席位,占比首度超过四成,且在前两名中国产品牌所占比例超过30%,创历史新高。联影医疗在CT、MR、核医学成像设备领域实现“三连冠”,综合排名超越国际巨头。迈瑞医疗在生命支持设备领域持续领跑,监护仪等品类国产占有率突破50%。联影、迈瑞等“上海智造”全线领跑,标志着上海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从“并跑”进入“局部领跑”新阶段。
平均影响力指数方面,国产品牌上升幅度明显大于进口。国产品牌2024年的平均影响力为40.3,今年提升到了44.1,约有10%的提升。而同期两年均入选的100个进口品牌的指数则从2024年的45.9提升到2025年的46.9,增幅仅约2.5%。由此可以发现,国产品牌影响力与进口品牌的差距正在收窄。
该榜单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装备与技术研究院连续第三年打造。本次品牌影响力评价工作启动历时12个月,由医院管理专家、行业资深人士与企业代表组成的研究团队,结合医疗设备行业特点,构建了医疗设备品牌影响力评价体系,从产品业绩、售后服务及产品声誉三个维度开展综合评价。
“榜单不仅是荣誉榜,更是产业发展的‘晴雨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装备与技术研究院院长殷善开指出,国产设备从低端仿制走向高端原创,未来需在产学研医深度融合上下功夫,推动更多“上海创新”走向世界。联影医疗集团的代表透露,2024年公司海外营收同比增长35%,全球装机量突破2万台。上海的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让集团有信心在下一代光子计数CT、诊疗一体化机器人领域持续引领创新。
未来,医疗设备的评价工作还将进一步打造长三角医疗创新共同体,联合苏浙皖医疗机构,探索形成基于长三角核心城市的影响力排行榜,同时积极探索赛道拓展,新增机器人手术系统、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前沿领域,覆盖诊疗全流程。
附:2025医疗设备品牌影响力榜单(上海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