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郑智化于网暴,深圳机场脱不了身
郑智化吐槽深圳机场事件发展到如今的地步,堪称多输。郑智化被网暴,准备退出歌坛和社媒,深圳机场受到批评,舆论没有借此形成对 " 出行障碍 " 的反思,反而激化了一种撕裂与对抗。评论区对残障人士极不友好的态度,极为刺眼。纠缠于 " 连滚带爬 " 这种维权修辞,围绕 " 机场有没有真让一个残障人士在地上滚和爬 " 的字面较真,将一个机场莫名其妙的内部规定以 " 规则 " 之名凌驾于常理常情之上,忽视尊严、友好、无障碍这些真问题。对人不对事,揪字眼不对事,舆论滑入一种讨论层次很 low 的境地,没有共情的诚意,只有 " 非要在舆论上压倒你 "" 非要反转打你脸 "" 你就是有错 "" 非要捍卫机场形象 " 的狰狞意气之争。
无论如何,让一个在机场遭受了极其不适感受、出行遇到障碍的残障人士,先是吐槽,后是道歉,深陷于网暴,深圳机场不是胜者,深圳无法作壁上观——这些问题,终会成为一个巨大的疤痕,就像那个 20 厘米阻碍了残障人士正常出行的障碍一样,横在人们心中,郁积成人们对一个地方一个城市的认知。这根卡在郑智化心中,公众心中,还有无数残障人士心中的刺,也会卡在这个地方,过不去。
说到共情,情为何物,与谁共情,如何共情?背后不仅是站队、站位,更有深层的价值观支撑。多年前,我写过一篇评论,题目叫 " 文明就是穿两只鞋的能想着一只鞋的人 " ——为中国残联推动的 " 电商单只鞋销售 " 点赞。在这次针对 " 连滚带爬 " 的字面讨伐中,很多人似乎不愿意共情身体残疾、出行不便的郑智化,不愿共情残障人士出行的尊严与体面,而去共情某种 " 宏大的面子 " ——这种脱离具体的人的 " 抽象共情 ",是比那 20 厘米有形障碍更大的观念障碍。讨伐 " 连滚带爬 ",似乎在为 " 这个过程中帮了他的机场工作人员 " 鸣不平,可实际上郑智化的吐槽并没有指向那些帮他的工作人员,而是指向庞大的机场运转机制,指向 " 僵化冷漠的升降机司机 " 背后的那个与残障人士为难的僵化规定以及僵化机制。
那些网暴郑智化的,根本不是 " 为机场工作人员鸣不平 ",而在进行一种维护地方面子的抽象共情,一个对残障人士充满 " 施舍 " 意味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层共情——都这么多人服务你了,你还要怎么样?这种吊打弱者的共情,既没有 " 共 ",也没有 " 情 ",说到底,是一种多数人暴力,一种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一种包裹着俯视与施舍的十足自私。我们身边很少看到残障人士,不是因为他们人少,而是出门真的不太方便,而这种观念上的自私,观念上的俯视和施恩意识,正是残障人士出行的最大障碍。这次事件暴露出的种种不友好,让人们看到,有些地方的 " 无障碍设施 " 并非以残障人士便利与尊严为中心的真诚无障碍,而是一种 " 我在施舍你要感恩 "" 我对你们多好 " 的自我感动," 人设 " 比人的真实感受要重要。
你用 " 连滚带爬 " 这几个字伤害了机场形象,伤害了本地无障碍出行的光鲜大城市形象,不管你自己的感受如何,你滚了吗?你爬了吗?就要修理你。——抽象的共情,无关什么 " 机场工作人员 ",是在维护一种地方面子。
有人一直在拿 "20 厘米高度差是机场规定 " 说事,仿佛机场和升降机司机是在捍卫一种规则。这是怎样的规则呢?有一点活人感吗?即使是规则,我不相信,规则的意图是与残障人士为难,升降机先升降一下 20 厘米,让轮椅可以正常过去,下升降回去复位,就会开除这个司机?规则,规则,多少扯蛋在假汝之名,多少 " 死人 " 在假汝作恶,不过是深圳机场的一个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而设计的内部要求,就能上升到凌驾于一切之上、不通任何情理的 " 规则 "。这是一种特殊的内部规定,并不是具有普适性、专业和科学上的强制性、不可通融性的上位硬规则。规则、规定、规范、规矩,约束力完全不一样。从北京到上海,再到各地,其他机场没有发生过这样的规则与常理的冲突,就深圳机场发生了,说明深圳机场这样的内部规定大有问题。
这件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发生在相关乘机视频曝光上,正是这个经过剪辑、并没有呈现全貌(比如前后语境,当时说了什么)的视频,形成了攻击的节奏,陷郑智化于网暴之中。这事无法含糊,必须依法追究的是,视频是谁放出来的?
很多评论都提到了这一点: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规定,能拿到这种现场监控视频的有:1、接受委托承担公共安全视频系统设计、施工、检验、验收、维护等工作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2、国家机关为履行执法办案、处置突发事件等法定职责,查阅、调取公共安全视频系统收集的视频图像信息。3、经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管理单位同意,本人、近亲属或者其他负有监护、看护、代管责任的人可以查阅关联的视频图像信息。——有关部门必须查查,到底是谁?
相关管理条例还有规定," 应当对接触到的视频图像信息和相关档案资料予以保密 "" 不得擅自留存、加工、泄露或者向他人提供 "" 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必须查查,到底谁违法泄露了旅客登机的视频?
有人说是机场的公关策略,通过视频把问题引向郑智化,有人说是机场工作人员,还有人猜测是其他相关人员。——无论从何种渠道泄露出去,作为这种视频的维护者,深圳机场都有很大的责任。如果是机场发布,你经过何种程序发布的?如果不是机场发布,那么视频是如何泄露的,机场难辞其咎。
但愿这个视频不是深圳机场放出来的,如果是机场方面为了公关而这样做,真的太恶心。第一,视频属于公共信息,并非机场私产,未经正当程序而作这样的公开,是违法的。第二,如果非要用视频自证清白,应经由第三方、通过正当渠道在特定场合提交给公正的旁观者,而不是放任舆论审判。第三,即使公布,应该有全貌呈现,应该保护隐私,应该有良善的导向,而不是像这样带动一种向恶的节奏。
之前深圳机场已经作了两次道歉,第一次是在郑智化微博评论区留言道歉,第二次是深夜道歉,说要连夜整改。——有没有整改,这个公众还没有看见,但让人看见的是,视频很快就流出来了,郑智化很快就被网暴 " 整 " 了,网暴压力下道歉说要 " 改 ",改掉 " 连滚带爬 "。现在视频泄露,置乘客于网暴,深圳机场是不是需要第三次道歉?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这一次深圳很不深圳。事情并没有什么反转,我坚持这个观点。道歉最怕 " 承认错了之后多一句 ",最怕 " 认错后多此一举 ",从放出视频的举措后,道歉显得很不情不愿,一副 " 道歉只是舆论压力,我们根本没错 " 的倔强感。现在压力好像都在郑智化,深圳机场似乎从 " 连滚带爬 " 中脱身了,但从法律和道义角度看,都脱不了身,脱不了干系。这根刺,会一直卡在深圳机场,卡在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