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建议试点新能源“无人”夜宵巴士线,上海市经信委答复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11月1日从上海市经信委获悉,针对市人大代表《关于试点开行智能网联“无人”夜宵巴士的建议》,上海市经信委近日公布了相关答复。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陈俊杰提交了《关于试点开行智能网联“无人”夜宵巴士的建议》,对上海夜宵线巴士的发展沿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上海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需要更多应用场景试点”、“夜宵线规避城市白天大客流”、“采用新能源车、安全员模式”等建议。
上海市经信委会同市交通委、久事公司等相关单位认真研究了相关建议,总体上赞同陈俊杰代表关于试点新能源“无人”夜宵巴士线的建议。
关于上海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情况,市经信委答复称,近年来,上海紧抓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机遇,着力创新产业发展政策,聚焦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核心部件研发攻关、开放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加快构建产业发展新型生态圈。具体包括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法规、开放了一批应用场景、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应用。
市经信委介绍,截至2025年5月,全市开放了1586条、2766.6公里测试道路,建成智慧道路331公里、488个智慧路口。各区分别成立相关机构,承担属地化车、路、云、网等管理工作,形成了嘉定乘用车、临港商用车、浦东(金桥)车联网、奉贤停车库等四个示范区错位发展的布局。同时,已向39家企业859辆车发放了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示范运营牌照,累计测试里程约2589万公里,测试总时长约157万小时,载人出行累计服务超400万人次,洋山港智能重卡累计完成44万实箱运输,持续推动智慧公交业务创新,已有39辆智慧公交在临港、奉贤、嘉定等区域创新应用,定制无人小巴、响应式公交运营服务班线近10条,覆盖高校、医疗、通勤、文旅四大领域。
关于陈俊杰代表试点新能源“无人”夜宵巴士线有关建议,市经信委表示,为形成上海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将上海打造成为人工智能赋能自动驾驶创新发展高地,目前正在加快建设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相关工作方向和代表的建议是一致的。具体包括:
一是打造技术突破类应用场景,进一步开放自动驾驶示范区域,按需推动浦东、嘉定及临港等区域的跨区互通,在不同领域打造智能公交、智能出租、智能配送等应用场景,在上海自动驾驶开放区域内开展L4级高度自动驾驶技术突破类应用。
二是打造产业发展类应用场景,推动L2+及以下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应用,遴选具备量产条件、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开展L3级自动驾驶车辆上路通行试点工作,并逐步拓展到全市。
三是打造智慧城市类应用场景,推动停车场(库)智慧化提级,开展车能路云一体化融合应用,实现智能网联云控平台数据应用。
市经信委在答复中同时表示,下一步将充分结合代表提出的相关建议,围绕上海市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建设,在示范区范围内尝试打造更加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更好地助力上海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创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