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进博|新朋老友再聚首,“东方之约”承载了哪些期待?
【编者按】
一年一度,“东方之约”来到第八年。
“进”而有为,“博”采众长。当这场盛会不断见证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进博”二字的内涵也愈发深厚。
它既是宏大叙事,也是鲜活日常,既关乎全球发展的共同命题,也牵系你我的生活点滴。第八届进博会举办之际,澎湃新闻推出“何为进博”系列观察,以多元视角,探寻更丰富的答案。
八载之约,“四叶草”再迎天下客。第八届进博会11月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作为重要的经济外交活动,这场盛会的如期举办,本身就是开放的承诺和信心的传递。
与往届相比,本届进博会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参展企业中既有首次亮相的“新面孔”,也有多次参展的“回头客”,更不乏连续八届出席的“全勤生”。老友新朋如约而至,行至八年的进博会有何魅力?
澎湃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老朋友长期深耕中国市场,以实际行动践行对中国高水平开放的信心,与进博会共成长;“新面孔”携创新产品与前沿理念登场,展现对中国市场的高度关注与积极布局。进博会承载了各方期待,充分彰显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2025年11月5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摄
“全勤生”的认可
“借力进博会的强磁吸效应,美敦力实现了从参展商到投资商的战略升级,并见证了创新成果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关键跨越。”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直言。
作为进博会“全勤生”,美敦力受益匪浅。2023年第六届进博会,该企业用于预防心脏性猝死的EV-ICD血管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首秀即引发关注,在粤港澳大湾区“港澳药械通”政策驱动下,这款进博展品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引进,2025年9月完成全国首批植入。另一款Micra AV 2经导管植入式无导线起搏系统,进博会展出后的第二年通过海南博鳌先行先试通道,在瑞金医院、海南医院分别为68岁和7岁的患者完成植入手术,刷新了Micra AV2植入术全球最小年龄纪录。
顾宇韶介绍,截至目前,该企业已有超过30款首秀的明星展品转化为“商品”。本届进博会上,10余款“溢出效应”的代表产品再次亮相。该企业在中国拥有近7000家供应链合作伙伴,2025财年本土采购额预计约50亿元。
2025年11月5日,上海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装备技术馆吸引了不少观众参观。视觉中国 图
八年之约,很多跨国医药巨头从未缺席,并与进博会共同成长。
过去七年,诺和诺德已有10款“进博宝宝”在进博会实现中国首展,其全球首个胰岛素周制剂诺和期实现了国内外同步获批上市,更达成了在第七届进博会中国首展后、当月上市并纳入医保的新成绩。葛兰素史克(GSK)的“进博宝宝”欣安立适(重组带状疱疹疫苗(CHO细胞))2025年10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扩展其适应症,用于18岁及以上因已知疾病或治疗(如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赛诺菲计划在北京新建一座胰岛素生产基地,更好地服务中国患者。
“我们深切感受到进博会对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激励作用以及巨大的溢出效应,进博会是我们交朋会友、扩大朋友圈的重要平台,为我们创造了与多元合作伙伴深度对话的宝贵契机。”在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眼里,进博会是创新产品落地的“加速器”,助力“进博宝宝”从“四叶草”走入中国市场。
赛诺菲首席执行官韩保罗认为,进博会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中国持续扩大开放的重要门户,更是推动全球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德国肖特集团副总裁、肖特全球市场与传播负责人罗杰表示,进博会的独特之处在于,极少有机会在一场展会中如此淋漓尽致地展现“隐形冠军”的特质,这印证了进博会开放、多元、不断进化的全球性平台价值。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
“回头客”的默契
参与进博,加码中国,共享未来,已成为展商们不约而同的默契。进博会就像磁石,吸引企业持续返场,成为回头客和“忠实粉丝”。
加拿大WAT Med公司运营总监徐浩杰说,自2022年首次踏上进博舞台起,WAT Med便以这一全球开放平台为核心支点,开启了从“中国市场新人”到“神经调节技术领军者”的蜕变之路。进博会为参展企业搭建了与国内顶尖医疗机构直接对话的桥梁,通过展会期间的学术交流与项目洽谈,该公司与北京协和医院、天坛医院、上海长征医院等建立了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使神经调节技术的临床研究得以在中国落地生根。
今年六度参展进博会的ASICS亚瑟士是一家拥有76年历史的运动品牌,这次首发了两款竞速鞋款。该公司参展人员认为,借助进博会的交流平台和溢出效应,不仅能让中国消费者深入了解品牌的创新产品与优质服务,同时也能帮助公司把握中国市场趋势和消费者的切实需求,为未来继续深耕本土市场做好功课。
第七次参展的勃林格殷格翰也是进博会“老熟人”,今年带来了9款人用药品和动物保健领域创新产品。“我们七赴进博之约,是中国高水平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而进博会正是我们首发创新成果、洞察本土需求、深化合作共赢的关键平台。”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总裁兼CEO高皓廷表示,未来5年,勃林格殷格翰计划在华研发投入超50亿元人民币,聚焦代谢、炎症、眼健康和肿瘤等领域,通过“中国关键”战略,这些新产品和新适应症有望在中国实现与全球同步获批。
“回头客们”在受益于进博会的同时,也给中国民众带来“肉眼可见”的好处。“在陪妈妈问诊的过程中,我们从医生团队了解到无导线起搏器的独特优势,它体积小巧,微创植入后也可取出。”傅阿姨的女儿谈起进博会带来的改变。原来,傅阿姨曾被诊断出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通过博鳌乐城先行区的特许药械“先行先试”政策,她接受了AVEIR™ DR植入手术。这款双腔植入式无导线心脏起搏系统,在第六届进博会首秀产品,由“回头客”雅培带来,今年在中国获批上市,并成功在国内多家医院完成首批植入手术。
2025年11月5日,上海,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开幕,场馆外的各国展台。视觉中国 图
“新朋友”的惊喜
一届又一届的进博会,总不乏首次参展的“新面孔”。他们为进博带来新活力,也在这里开拓视野,寻觅机遇,收获惊喜。
国际潮流生活方式品牌CASETiFY就是其中之一。CASETiFY大中华区总经理欧子乐坦言:“我们一直都非常关注进博会的发展。作为全球消费趋势的窗口,进博会不仅为品牌提供了展示产品和理念的舞台,更推动了与消费者、行业伙伴之间的深入交流。”
欧子乐特别提到,自 2021年底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以来,CASETiFY深切感受到上海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所营造的开放、创新与便利的营商环境,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在营商政策、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和消费推广等多方面的有力支持。“现在正是(参展进博会)合适的时机,把多款明星产品及互动体验带到现场,让我们更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喜好与需求。期待通过这次首秀,推动更多本地合作。”欧子乐说。
作为“进博新人”,在第八届进博会上首发AI摄像通话光波导眼镜的克里特科技为首次参展做足了功课。该公司技术总监David透露,克里特科技成立了进博专项工作组,由市场、技术、研发、翻译及后勤支持等部门的骨干成员构成,展前数月即启动筹备,并制定了周密的参展方案。
“我们还调动研发资源,专门为进博会定制生产了100副同声传译AI眼镜,用于现场海外嘉宾的实时体验与沟通支持。”David强调,这并非一次性的展会投入,而是公司长期深耕中国市场、深化国际合作的重要步骤,“这些努力,印证了我们对首次参与进博会的重视,传递了我们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的决心与诚意。”
进博会的吸引力,也体现在一串串数据里。作为进博会溢出效应主要承载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经济指标快速增长,总部引育集聚明显。2024年商务区进出口商品总额856亿元,四年年均增长37.3%,四年累计引进重点项目超1000个,投资总额超3000亿元;今年1-9月,商务区外贸进出口额736.3亿元,同比增长15.6%,引进千万级重点项目616个,投资总额346亿元;新增法人企业数7137家,同比增长18.4%;1-8月,外商投资合同金额同比增长28.8%,实到金额高位增长71.9%,外资扎根意愿持续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