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观察|美试射“民兵3”洲际导弹,回应俄近期频频“核亮剑”?
在俄罗斯频频“核亮剑”后,美国试射了一枚“民兵-3”洲际导弹。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11月5日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试射一枚未携带弹头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公告称,本次试射旨在评估“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系统的可靠性、作战准备水平等。
近期,俄罗斯接连公开“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以及新型核潜艇“哈巴罗夫斯克”号出坞等新型核武装备的发展动态。北约和欧洲在10月也分别举行了核演习。在这种背景下,美国试射“民兵-3”洲际导弹的举动引发了外界的关注。
“末日飞机”指挥核导弹发射
据美国空军发布的公告,操作人员通过E-6B军机上的机载发射控制系统启动本次试射,导弹再入飞行器飞行约4200英里(约合6759公里)后至马绍尔群岛的一处美军试验场。
美国试射“民兵-3”导弹。
“民兵-3”是美国第一种装备分导式多弹头的洲际导弹,导弹从1970年开始装备美国空军,1975年完成550枚的部署任务,1978年11月结束生产,导弹最大射程达13000公里。
该导弹是美国“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的陆基组成部分。根据《原子科学家公报》最新信息,美国空军目前拥有400枚“民兵-3”洲际导弹,其中约 200枚导弹采用分导式多弹头载具,约200枚采用单弹头,陆基核力量总共部署了约800枚核弹头。
这是美国今年第三次试射“民兵-3”导弹。在今年2月19日和5月21日,美国空军也进行了“民兵-3”导弹试射,试射均未携带核弹头,目标均是太平洋中部马绍尔群岛夸贾林环礁附近目标。
为了验证“民兵-3”导弹的可靠性和陆基核力量的战备能力,美国空军每年都会进行3-5次左右的“民兵-3”洲际导弹试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和平与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高胜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美国目前正在研制替代“民兵-3”导弹的新一代洲际导弹“哨兵”。“在此过渡期内要确保核武库的可靠性就成为美军优先事项,‘民兵-3’已经服役了40余年,这次试射可以安抚国内和盟友对美国核武器老化的担忧,依然能有效进行核威慑。”张高胜说。
美国海军的 E-6B “水星”核指挥控制机。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试射的指挥由核指挥机E-6B实施。张高胜向澎湃新闻介绍说,与今年前两次试射依赖地面指挥有所不同,这次试射依靠空中核指挥机,凸显美军在核力量指挥链生存能力上进行强化测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核指挥机又被称为“末日飞机”。目前,美军拥有16架E-6B“水星”核指挥机,其兼具战略通信中继和空中指挥控制能力,可确保核战争环境下美国国家指挥机构与核潜艇、轰炸机、导弹部队间的通信畅通。
为了增强核指挥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美国空军和海军正在推进装备新型核指挥机的计划。
美国空军和航空航天企业内华达山脉公司已开始对空军的下一代“末日飞机”进行飞行测试。内华达山脉公司9月4日发布新闻稿称,E-4C“可生存机载作战中心”(SAOC)飞机的飞行测试正在俄亥俄州代顿市的航空创新和技术中心进行。
美国空军在2024年授予内华达山脉公司价值130亿美元的合约,以制造5架E-4C飞机,用于替换由4架老旧的E-4B“守夜者”飞机组成的“末日飞机”机队。预计该公司将在2026年7月前完成这项工作。这些飞机将由波音747-8飞机大幅度改装而成。
今年8月,美国海军机载战略指挥、控制和通信计划办公室宣布,新一代“末日飞机”的正式名称为:E-130J“凤凰II”。E-130J“凤凰II”由洛克希德·马丁的C-130J“超级大力神”运输机改装而来,配备了多种指挥控制和通信设备,包括基于超长拖曳天线的甚低频通信系统,用于核战环境中的通信、指挥与控制。
美洲际导弹试射紧随俄频频“核亮剑”
此次试射“民兵-3”导弹的时间紧随俄罗斯近期频频“核亮剑”,引发外界的关注和讨论。
据央视新闻11月6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11月4日在克里姆林宫为 “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和 “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的研发人员授勋,称这两款武器装备“能够确保未来数十年乃至整个21世纪的安全和战略平衡”。据悉,不久前俄罗斯刚完成这两款武器的测试。
普京表示,“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射程“超过世界上所有已知导弹系统”,打击精度高且“西方没有防御这种武器的手段”;而“波塞冬”无人潜航器可高速航行、潜水深度达千米,速度“比所有现代水面舰艇快得多”。他强调,受益于此,俄罗斯将在国防工业和许多民用领域取得突破,如相关新技术可以应用在小规模核能利用、北极地区发电厂建设、深空和近空探索等领域。
普京还提及,俄罗斯研发先进武器系统、发展国防工业综合体以及为武装力量提供现代化武器装备的计划都在逐步实现。“榛树”中程导弹已开始批量生产和部署,“萨尔马特”重型洲际弹道导弹年内将进行实战测试,明年正式投入战斗值班。
此外,当地时间11月1日,俄新型核潜艇“哈巴罗夫斯克”号在北德文斯克市北方机械厂举行出坞仪式。据了解,该核潜艇具备搭载并发射“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的能力。
就在成功试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前几天,俄罗斯刚完成了“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演习。俄罗斯10月22日举行由陆、海、空三军组成的战略核力量计划内训练演习,发射“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深蓝”潜射弹道导弹,图-95MS远程战略轰炸机也参加演习、发射了空射巡航导弹。同期,北约也在举行声势浩大的“坚定正午”核演习,出动可携带核炸弹的F-35A、F-16等战机,进行模拟投弹演习。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进行“民兵-3”洲际导弹试射在时间选择上耐人寻味。军事观察员张学峰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分析,一方面,美军试射有其规律性,每年通常进行3至4次洲际弹道导弹测试,并一贯强调这些行动与当前国际重大事件无直接关联;另一方面,在当前美俄对抗加剧的背景下,与2022年因俄乌冲突而推迟试射不同,美国此次显然不介意通过试射回应俄罗斯近期的一系列核举动。
当地时间11月5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美方在发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之前,提前向俄罗斯通报了相关信息,俄方将继续履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中规定的义务。
尽管如此,双方在试射前都曾向对方提前通报。张学峰指出,这是依照国际惯例及国际法进行通报,避免对方发生“核误判”导致核危机升级,“双方既有对抗又有接触”。
就在美国试射洲际导弹同日,俄方召开联邦安全会议,就美重启核试验进行讨论。据塔斯社报道,普京已指示外交部、国防部、情报机构及民用部门就“开展核武器试验准备的可行性”提交具体方案,并表示如果其他国家进行核试验,俄罗斯将被迫采取报复性行动。不过,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方不参加军备竞赛,将继续履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中规定的义务。
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30日在社交平台上宣布,由于其他国家的试验计划,他已指示美国国防部对等启动核武器试验,“这一过程将立即开始”。11月5日,美国试射“民兵-3”洲际导弹,特朗普再次通过社交平台发表了类似声明。
不过,张学峰认为,核体系升级需要长时间规划,美国短时间内无法开展核试验,尤其是爆炸性核试验。“美国可以依靠之前的核试验数据研发新的核弹头,因此这种需求并不强烈”。
张高胜认为,在俄近期频频“核亮剑”之后试射导弹和发表核试验言论,主要是向俄传递美国核力量“三位一体”战备完善的信号,政治施压色彩更加浓厚,而不是军事挑衅,通过可控的方式展现美国核力量的威慑力。
塔斯社称,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指出,为了回应其他人的试验而进行试验是一场“肌肉赛”,是一种展示能力的欲望。且他对特朗普所说的中国和俄罗斯正在秘密进行核试验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因为“就传统核试验而言,我们有根据《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建立的国际监测系统,并由一个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关系密切的意大利组织控制,该组织参与禁止核试验监测,可以记录此类现象”。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1996年在联合国大会通过,并于当年9月24日开放签署。根据该条约,缔约国承诺停止进行核武器试验,并同意永远放弃核试验。美国尚未批准这一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