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洋模范中学,沈靖韬向中学生分享黑白琴键上的“无界人生”

博主:fm5i0dxdb2j0考研资深辅导 2025年11月08日 10:18:21

拥有第十七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大赛冠军和哈佛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钢琴家沈靖韬在艺术与学业方面的双重成就可谓耀眼。

在两项同样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的专业中如何取得平衡?对于在学业关键时刻的中学生,沈靖韬的跨界经历无疑有着极强的参考价值,也让大家充满好奇。

11月7日下午,沈靖韬走进上海南洋模范中学,以“当哈佛学霸遇见钢琴梦想:沈靖韬的无界人生”为主题带来分享会。这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教育系列活动,让南模学子近距离感受了这位“音乐与学术双栖天才”的成长智慧。

人生不设限,不同领域的探索可以“相互成就”

沈靖韬年少成名,是香港人口口相传的“钢琴神童”,10岁时,他在德国埃特林根国际青少年钢琴赛中夺冠,比郎朗获该奖项时年轻两岁,还拿下了原作谱特别奖。

但成名之后沈靖韬却并未放弃学业。如今他不仅是享有盛誉的范·克莱本大赛冠军,被《纽约时报》赞誉为“演奏清晰、优雅、技巧精湛”,更拥有哈佛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新英格兰音乐学院钢琴演奏硕士学位和茱莉亚学院艺术家文凭,堪称音乐与学术领域的“双栖天才”。

沈靖韬走进上海南洋模范中学。

“我很喜欢经济学。”分享会上,沈靖韬坦诚回应了大家对他选择读经济学的好奇。事实上,他的好奇与兴趣还不止于此。除了经济学,沈靖韬在哈佛还修了语言、历史等科目。他不想给自己的人生设限,相信不同领域的探索能相互成就。

他直言经济学对音乐的帮助并非直接可见,却在底层逻辑上契合。“经济学涉及逻辑、公共结构和人性理解,这和音乐中对作品结构的解读、情感的传递是相通的。”

沈靖韬点评学生弹琴并现场示范。

那时,沈靖韬同时在哈佛大学和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学习。直到大学三年级,他才把自己人生的重心大部分放在了钢琴上。“那个夏天我参加了一些比赛,有些比赛没能进入决赛。我听了现场选手的琴声,感觉他们比我弹得好,但如果我努力一些,是可以达到甚至超过他们的水平的。”

那时沈靖韬做了一个决定——尽力尝试,看自己在钢琴演奏这条道路上能走得多远。他参加了三四十场音乐比赛,打磨自己的技巧,一步步走到今天。

沈靖韬分享自己的音乐人生。

参加三四十场比赛,还要完成哈佛的学业,怎如何平衡时间?这是现场学子最关心的问题。沈靖韬给出的答案简洁却有力,“做事时全神贯注,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计划和目的至关重要。”

“专注学习的同时当然可以兼顾艺术爱好。”他分享了自己的时间管理秘诀,“无论是练琴还是学习,我都会设定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做一件事就全身心投入一件事。”只要能够全情投入,学业和爱好甚至可以相互辅助,“艺术和运动对我的帮助都很大。”

这种专注不仅体现在高强度的日程中,更融入日常练琴的细节里。“我每天开始练琴都会花15分钟弹两首练习曲。就像体育运动中的热身一样,让手指和大脑都进入状态。”

沈靖韬还会录下自己的演奏会回听,“以第三人的视角回看,才能清楚发现问题。”这些实用技巧,让在场学艺术的同学深受启发。

以热爱对抗瓶颈,度过艰难时刻

从“钢琴神童”到国际大赛冠军,沈靖韬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谈及练琴遇到的瓶颈,他给出了最纯粹的解决方案,“回到音乐本身,记得你为什么热爱它。音乐本来就那么精彩,那份热爱会帮你度过所有艰难时刻。”

面对比赛的巨大压力,他坦言自己也会紧张,但会靠意志克服情绪波动,“比赛时精神压力很大,有人会失眠到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但我没有这个问题,我会靠明确的目标和强大的意念扛过来。”

他最看重演出开始的部分,“好的开始至关重要,也最困难,对我来说就像一场考试,如果一开始顺利,后面就会越来越顺,一开始不顺,心理上就会觉得越来越难。”

有在场的学生问沈靖韬“什么是自由”,沈靖韬说,自己“在音乐中呼吸的每一分钟都很自由”,对他而言,弹琴不是一件艰苦的事,闲暇时光,他也喜欢和朋友们一起畅谈音乐。

沈靖韬与学生交流。

但现在有太多年轻人学音乐是为了考级而非热爱,“被迫练琴”在东亚琴童中并不少见,沈靖韬直言,学音乐很难完全避免“功利性”,“事实上,不论做什么都有不太理想的时候,只要有热爱,只要真的是在享受音乐,就没有问题。”

分享会尾声,沈靖韬带来范・克莱本大赛获奖曲目片段演奏——这也是他夺冠后首次在内地公开演奏。精湛的技艺、深刻的情感诠释,让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演奏间隙,他还向师生们发出“音乐邀请函”:11月8日19:30,他的内地巡演首站个人独奏音乐会将在上海音乐厅举行,届时将完整呈现大赛独奏轮全套曲目。

沈靖韬带来范・克莱本大赛获奖曲目片段演奏。

作为艺术节“艺术进校园”品牌活动的重点场次,本次分享会推动顶尖艺术资源下沉校园,让师生足不出校便能领略高水平艺术魅力。今年艺术节艺术教育板块相关活动已进入尾声,其间共精心策划33项、80余场活动,面向全年龄段受众,通过“学生观剧观展团”“艺术进校园”“青少年剧目展演”等核心品牌,实现艺术资源聚合、人才培育与国际交流的有机联动,成功构建起“展、评、育”三位一体的升级版高质量美育平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