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暑假期间,建议跟班级进度重温课本,并同时尝试完成1000题,尽管我到11月才开始刷,那时还碰上了论文开题等琐事,感到有些焦虑,但重要的是保持冷静,理解深入细致地刷一次和快速刷两三遍效果相差无几。至于大题的记忆,我可以透露我是距离考试仅剩10天才开始的,虽然当时压力山大,但我通过密集背诵最终完成了任务,不仅熟记了徐涛小册子的关键内容,还对肖四的大题要点背诵了两遍。我想强调的是,12月份开始背大题并不算迟,除非你的速度特别慢,初期的重点应放在选择题上,务必确保选择题的准确性。今年的选择题基础性强,而多选题则相对较难。政治大题方面,今年几乎全部命中,但素材大多来自肖四的答案。我个人结合了徐涛的解析和肖四的角度去答题,不确定是否能过线。因此,对于政治学习,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具体的政治复习计划如下:9月至10月,边阅读大纲边做1000题,首次做题时避免直接在题集上书写答案,以便后续多次复刷。11月,八套卷和形势与政策发布后,立即开始练习八套卷,并利用空余时间了解形势与政策。这个阶段持续刷1000题,直至看到题目就能立刻选出答案。到了12月,四套卷出现,首要任务就是背诵。此时也可以做做蒋五,浏览徐涛的小黄书以增加信心。然而,重中之重始终是那四套卷。
考研英语方面:
9月:真题超精解上下册第二遍,方法一样,只是少了手写翻译,这个时候可以在脑子里翻译了,大概到10月中旬才结束第二遍。但第二遍着重思考出题思路,每篇文章不是做完看完就完了,一定要仔细研究。比如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微观看完一定要看宏观,把握整篇文章的中心与行文思路。不断自问自答,为什么这两句之间要加上这一句,为什么这里要引用某人的话,为什么这个词反复出现,为什么同样的意思要用不同的表述等等。要相信考研阅读没一句废话,每句话都有它存在的意义,而你就是要寻找它的意义并且摸透。不过幸运的是这些意义比较单一,就那么几种,你理解透了就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还有一些小技巧什么的,我认为,主要在自己思考并且总结。等你做完这些准备工作,你会发现,英语简直不在话下。这期间有时候会做下英语的新题型和完型,翻译几乎没怎么做,新题型我买了这本黄皮书的模拟题。完型太便宜了,20个题10分,一题0.5分,感觉丢了也不可惜,所以没买资料;翻译我买了这本唐静的.所以结论就是新题型完型和翻译真的不用另外买资料,就做做真题就足够了,我只是超重点的准备了PARTA阅读部分。其他的都是兴趣来了就做一篇,对下答案,找找思路,背背生词和短语就完了,没有花什么时间研究文章。
考研专业课方面:
古汉语是基础,也是核心。理解并掌握古汉语的关键在于词汇、语法和文言文阅读。对词汇,需积累大量的古汉字及其含义,这不仅需日常的记忆,更需凭阅读古籍来深化理解。我建议使用《说文解字》等经典工具书,并配合《诗经》、《楚辞》等古文阅读,增强语感。对语法,要熟悉古代汉语的句式结构和特殊用法,如动词的使动、意动,名词的活用等。多做练习题,分析古文句子,能有效提高理解能力。
上古史的学习要求具备扎实的历史知识和批判性思维。复习时,从《史记》、《汉书》等正史入手,结合考古资料和历史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起全面的历史框架。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深入理解其影响。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不仅要基本事实,更要思考其意义和影响。
敦煌文献学是一个交叉学科,涉及历史、艺术、宗教等多个领域。敦煌壁画、经卷、文书等丰富资料为提供了研究窗口。理解敦煌文化,需阅读大量相关论文,如斯坦因、伯希和等人的考察报告,以及姜亮夫、段文杰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实地考察或者观看高清图片,有助于直观感受敦煌艺术的魅力。掌握一些基本的佛教知识,有助于理解敦煌文献中的佛教元素。
在备考过程中,我发现定期梳理知识点,制作思维导图,非常有助于记忆。与同学讨论,互相提问,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发现盲点。保持好的学习节奏,适当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