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水文学及水资源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矿大高分上岸秘籍: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考研全攻略 | 徐州校区必备复习宝典&注意事项大盘点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水文学及水资源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原贴主的复习资料以肖秀荣系列为主,包括了知识点精讲、1000题以及最后的肖四套卷。其实各个教材差异不大(依我所见),挑选时随个人兴趣就好。九月起,逐步细读那本厚厚的精讲精练,从头至尾梳理一遍。同时,楼主也在继续看精讲精练,因为拖延是个大问题。基础知识巩固后,可等待考试大纲发布,考虑购买大纲解析辅助学习,再后来还有风中劲草和知识点背诵版,我都购入了,可惜看得并不深入。建议各位精选几本,不宜贪多。临考冲刺期间,除了肖四,我还入手了蒋五。其他资料则未涉及。选择题主要依赖于扎实的基本功,基础稳固,分数自然上扬。至于分析题,关键在于将知识点与材料相结合,有些同学可能只关注知识点而忽略材料,这样会导致得分偏低。平日练习1000题的分析题时,多思考,理解解题思路便足够,不必每道都动手写。
考研数学方面:
我早早地就开始涉猎数学书籍,不过阅读进度并不迅速,大约是从七月份才真正系统性地研读。我采取了一种方法,每读完一章,就配套完成那一章的所有习题,对于错误的部分,我会用标记圈出,并将它们整理进专门的错题集里。我使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笔,蓝色用来抄写题目,黑色记录答案,而红色则用来标注关键知识点和注意事项。整理错题时,我不再重复抄写同类问题,而是挑选一两道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这样既能避免疲劳,又能在回顾时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在暑期期间,我会边学习边记忆重要的公式和定理。暑假结束后,我进入了强化训练阶段,开始做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包括17年的五套超越题,张宇的8+4和400题中的5套,以及李永乐的6+2,从2004年至20年间的真实试卷,我每天都坚持做一套。到了十一月中旬,我与一位同伴约定每周完成一定数量的套题,尽管我们的交流仅限于网络,但这对我产生了很大的鞭策作用,想偷懒时就会想起彼此的约定。每做完一套题,我都会至少回顾两遍,深入分析每种题型,因为之前只顾着做题的乐趣,结果到了真正的考场却无法辨认出来。实际上,有些大题在模拟卷中已经出现过,我都一一记录下来,在考试前再次复习,以加深印象。这种方法的效果非常显著。
考研英语方面:
除了保证每天5篇文章的阅读量,我基本上保证了长达两个月的每天晚饭后半小时的英语阅读,读的材料前期就是英语真题的文章,后期几乎就全是曾鸣张剑考研英语写作高分突破黄皮书上面的范文了。真题研究过程中把不会的单词短语抄了出来背单词后期每天不要超过1小时
考研专业课方面:
水文地质学基础主要涵盖了几大重要板块:水循环理论、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水文地质勘查方法和水资源评价等。理解水循环的过程至关重要,这包括蒸发、降水、入渗、径流和再蒸发等环节,它是连接大气、土壤、生物和岩石圈的重要纽带。在此基础上,需深入研究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特别是了解含水层的特性,如渗透性、储水量和补给区等。
在物理化学性质方面,要熟悉地下水的pH值、矿化度、溶解氧含量等参数,以及它们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地下水污染的机理和防治策略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点。在实践层面,水文地质勘查技术如钻探、物探、取样和测试方法需熟练应用。水资源评价是对一个地区可利用水资源量和质量的评估,包括定量估算、风险分析和可持续性评估等步骤,这部分需具备扎实的统计和模型计算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结合理论与实践。理论部分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理解并基本概念和原理。实践部分则参与实验和实地考察,凭亲手操作加深理解,比如模拟地下水流动实验或参观水文地质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很重要,尝试解析案例研究,或者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
讨论和合作也是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或者参加学术研讨会,听取他人的观点,拓宽自有的思路。持续的学习和反思使在水文地质学的道路上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