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智慧治理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中国人民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各类参考书籍琳琅满目,不过有一本必不可少,那就是大纲解析,购买时建议选择正版。忽视大纲解析无疑是舍本逐末,它会帮你识别关键考点,但具体表述仍需参照官方教材。在政治科目中,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至关重要,我个人对近现代史相对放松,毕竟高中时学的是文科,对此颇有信心。我选择了陈先奎的2000题进行练习,这些题目非常细致,尽管有些可能并不那么必要。选择复习资料不必过于纠结,其实各书内容大同小异。后来我也跟风买了20天20题,这类资料更像是知识点串联,期望靠它押中考点并不现实。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基础阶段课后的题一定都要刷一刷,数学考纲一般不会怎么变,哪些知识点要看哪些不看请自行百度考纲。至于为什么要刷书上的课后题,是因为这些题虽然不难,但就和组装车间的小零件一样,如果你会了,之后再去做复习全书上的题,就和组装一个复杂的小机械一样,顺手就能用的上,数学反复考察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和应用能力,所以这点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再回看书本是一些重要的定理都会给出证明,书本是出发点,不要本末倒置。我复习的时候有的同学只做全书从来不翻课本,只总结题型,光做题,结果就是后面复习的时候在回去翻课本。强化阶段用的李王的全书,然后做了笔记。全书刷了三遍。注意总结错题,不会的后来一定要再做一遍。全书刷完之后做了660题。之后八月中旬开始做真题,每套真题开始掐表做,模拟考场时间,头一天做,第二天分析试卷改错,一开始错的多,后面慢慢的就少了,真题是有套路的,一定要好好研究。十一月的时候我真题已经过了两遍,回去又看了一遍全书,这时候模拟题大概也都出来了,我做的张宇八套卷,说实话八套卷出题偏,难,一度挫伤了我的信心,所以大家不要太在意八套卷的得分,考研不可能考这么难,权当练手。然后还有张宇四套卷,汤家凤的卷子。这些卷子做完之后都要做总结分析。不要想着你做多少题,而是做完每种题型你下次遇见之后都会,这样就达到目的了。考前十天,基本上不怎么做卷子了,分析错题,掌握错题,把近三年的真题拿出来在模拟了一次保持手感。
考研英语方面:
说一下英语吧。背单词背单词背单词,重要的是请讲三遍。其实我就是在单词这方面有点吃亏,一开始我老觉得单词这么多,背过也就忘了,还不如把时间省下来做会真题呢,其实这样就大错特错了。就算你背完一遍也没记住,但做题时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你会感觉好多词很熟悉,有印象,有时候联系上下文猜也能猜对。所以单词必须要背,而且要早背,最好多背几遍。我当时背单词背的就晚了,没什么时间了,就买了一本王江涛的十天搞定考研单词,小册子形式的,上面浓缩了考研高频词汇,我感觉还不错。不过每个人的学习习惯不一样,找到适合你自己的单词书很重要。英语还有阅读,新题型,完型,这些题型就需要你多做真题,多做几遍,并且把重点放在阅读上。作文就是也要多背,最重要的是要多自己动手写。其实这些我相信大家也都看过不少经验了,我就是多强调一下单词的重要性,免得再有学弟学妹和我一样走弯路。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灵魂,理解并熟练运用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各种数据结构是基础中的基础。我在复习时,特别注重凭实际编程练习来深化理解,例如用Python或C++实现这些数据结构,这样既能提升编程能力,也能更好地理解其内在逻辑。
算法分析是衡量问题解决效率的关键。我深入学习了排序、查找、图论等基本算法,并凭LeetCode等在线平台进行大量的实战训练。理解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概念,能够帮助评估算法的优劣,这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再者,计算机网络的理解需对TCP/IP五层模型有清晰的认识,从物理层到应用层,每一层的功能和协议都需理解透彻。我会结合RFC文档和实际网络通信过程进行学习,模拟网络环境进行实验,加深理解。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石,它的内存管理、进程调度、文件系统等内容都需掌握。我推荐阅读《操作系统概念》这样的经典教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使用Linux系统进行操作,直观地理解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感持续学习和动手实践的重要性。理论知识需不断巩固,实践则能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利用好网络资源,如MOOC课程、论坛讨论,都能帮助拓宽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都需时间和耐心,但只要坚持不懈,一定能在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上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