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研,英语专业,考法律研究生(会计学和英语哪个好考研)

1、两个领域都非常符合你的背景,因为你拥有本科的英语专业基础。首先,申请国际法的法学硕士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极具优势,未来就业前景也很乐观。其次,选择法律硕士的专业学位也是一个很好的选项,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对外经贸法律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
2、就考试难度来看,法律硕士相对容易一些,因为它只接受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报名,而法学硕士大多由正规法学教育背景的学生申请。
3、综合考虑,如果你热衷于国际法并期望在此领域特别是在学术上有所建树,那么可以选择国际法;如果只是对法律有兴趣但并无特定偏好,那么报考法律硕士则能提高录取的可能性,因为它相对较易通过。
会计学的研究生学习确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专硕的考试相对较为平易近人。会计学主要探讨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审计学以及财务管理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企业会计为核心,并涵盖计算机和财务管理,旨在对企业财务活动和成本数据进行收集、分类、综合分析。
请问英语专业的考研有多困难,是不是所有专业中最难的?
英语专业的考研难度不小,但并非最难。这取决于你选择的学校。像北京外国语大学这类声誉卓著的院校,竞争极为激烈,难度自然很高。然而,二本院校的门槛相对较低,有时甚至招不满名额,因此竞争较小,更容易考上。
对于文学类考研,哪个方向比较容易呢?
在文学类考研中选择方向常常让人困扰,我当初也在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间犹豫不决。如今,经过两年的研究生学习,我可以简单介绍各个方向,并给出一些建议。
文学类招生最多的两个方向是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它们依据时间划分。不过,近代文学(通常指1840年至1910年的新文化运动之前)被忽视,但实际上存在许多值得探究的内容。部分学校特别关注这一时期,如果你对近代文学感兴趣,可以考虑。目前,近代文学通常仍归入古代文学类别,考研尚未设立单独方向。
关于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的选择,你可以问问自己:是古人更出色,还是现代人更杰出?当代小说是否某考研品牌了四大名著? 这类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它能反映出个人的思考趋向。例如,我和研究古代文学的室友常讨论,我说某些古代作品毫无价值,他会反驳说现代作家写的都不如狗屎;我说古代的东西清朝人早就研究透彻了,他却认为至少比现在的东西有意义。当然,这只是戏谑,但这大概就是热爱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者间的差异吧。
文学类考研还有其他分支。
如果你对中国文学感到单调,渴望探索更广阔的文学世界,那么外国文学方向会是个好选择。需要注意的是,该领域有许多名称,如比较文学、比较诗学、世界文学、外国文学等,具体区别可能模糊。这些高大上的名字可能会让人望而却步,实际上,入学后主要取决于导师的研究方向。
另一个是文学理论,即文艺学专业,听起来颇为高端,许多人对此头痛不已。本科期间接触的理论较少,即使中文系也是如此。根据我的经验,随着研究生阶段深入,你会发现理论的重要性。如果你喜欢阅读理论而非小说或诗歌,那么这个专业非常适合。有趣的是,不少理工科学生也会选择这个专业,可能是因为他们更适应理性思维方式。对于阅读文学作品不多的考生来说,文学理论也是一种捷径。
创意写作是近年来新开设的专业,通常是专硕,如上海大学、复旦大学等校设有此类课程。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培养作家的领域。据我了解,毕业论文通常是篇数万字的小说。以前常说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这个观念可能正在转变。美国的写作课程历史悠久,比如训练你描绘场景,如一个小偷闯入空无一物的房子,如何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这对于创作小说非常有益。
顺便提一句,从专业角度看,上述方向在考研中的难度相差不大。文学理论、外国文学、创意写作虽然招生人数较少,但报考的人也不多。
总之,选择文学类考研方向最重要的是兴趣。若不确定喜好,不必急于决定,因为大多数学校文学考研的两门专业课都会覆盖广泛领域(通常是一份综合试卷和一份具体专业试卷)。此外,还有大综合(包含语言学)和写作考试。因此,通常需要全面复习,在备考过程中逐步明确方向。提前半年决定方向完全来得及。
更重要的是,与其在选择方向上浪费时间,不如尽早开始复习。尤其在文学类考研中,英语极其重要,甚至可能超过专业课。
英语专业八级与考研英语相比,哪个更难?
毫无疑问,专八难度更高。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根据我的经验,考研英语并不难,接近六级水平,但比专四简单,自然无法与专八的复杂程度相提并论。专八考察的是全面的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而考研英语则不包含听力测试。英语专业八级的难度介于托福和雅思之间,阅读理解部分的难度几乎接近雅思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