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药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临床医学院药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复旦大学药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实际上,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关于政治复习的经验。尽管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的,但我个人的曲折之路并不希望你们再重复。我要说的是,暑期不必急于复习政治,那样只会白白消耗宝贵的时间,不如专注于数学和英语。通常在九月,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教育部考试中心会通过高等教育出版社发布《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考试大纲解析》(通称"红宝书"),去年是在9月中旬,这本书将近400页,外加1600道题目,我用了很长时间去研读,主要集中在10月至11月,12月我又重新看了一遍1600题并仔细研究了答案解析,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浪费了不少时间。其实早在10月,就有了杨杰(沪江论坛 风中劲草)主编的《冲刺背诵 核心考点》(被广大考研者昵称为"风中劲草"),但当时我没有做对比。后来我购买了"核心考点",深入阅读后发现"风中劲草"是迄今为止我见过编辑最用心的书籍,虽然用不同颜色和字体使得书看起来有些眼花缭乱,但这确实非常实用,能节省大量时间,并且还配有详细的练习题。真心推荐大家,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在红宝书上,"核心考点"就像是红宝书的浓缩版,效果极佳。当然,浏览一遍红宝书也是有益的,我不能因为自己投入大量时间在红宝书和1600题上,仅仅两个月接触"风中劲草",就否定红宝书的价值。"核心考点"会清楚地标明各个知识点在过去几年是以何种形式(单选、多选或分析题)出现过的。
考研英语方面:
学英语确实贯穿了我复习过程的始终,但是一直没用太多精力。需要注意的是英语全程都不能放下,无论后边专业课压力多大,也要做一定数量的英语保持语感。首先,英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复习性价比最高。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150篇(其实只有100篇)。最开始做的时候会错很多,做一道题用很长时间。大概做了二十篇左右,已经大概知晓了考研阅读的风格。这个时候可以做英语真题的阅读了,每天精读一道题,把不会的词划出来,长难句弄懂,每道题错的原因搞清楚,大概需要一小时左右。其次重要的是作文。不少人用的是王江涛的作文书,每天背背范文,成效显著。我比较懒,一篇作文也没背过,只是复习后期平均一周自己会动手写一篇。时间长了,也就会写了。当然,我还是推荐老老实实地复习作文,平时多积累一些短语和长难句的写法,多背范文,这才是提分的王道。另外字迹也很重要,因为时间充裕,英语的主观题我都打了草稿后再写到答题纸上,想来有很大帮助。再次是翻译和完型填空、新题型。这三位在英语里很难,但分值不高,个人认为每道题各一周做一道就可以。关于背单词,开始时候尝试过大本、小本单词书,还有自己整理真题上的生词,两千多个核心词背一遍之后每天循环复习100个词,一直到考研都没放下,很有帮助。
考研专业课方面: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的复习,首要任务是对基础医学知识有扎实的理解。这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基础学科。这些知识构成了临床医学的基础,对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药物的作用原理至关重要。我建议每天都抽出一部分时间来温习这些基础知识,并尝试将它们与实际病例相结合,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药理学部分需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等内容。我会利用课本和相关参考书,深入理解每个药物的特点,凭做题强化记忆。尤其是药动学部分,理解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对预测药物效果和副作用很有帮助。
再者,临床实践能力也是考察的重要部分。这就需阅读大量的临床案例,分析病情,模拟制定治疗方案。我推荐使用历年真题和模拟题进行练习,不仅熟悉题型,还能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参与医院实习或志愿者活动,能你更直观地了解临床工作,提升实际操作技能。
注重复习策略也非常重要。我采用的是“先难后易”的原则,先攻克自己觉得困难的部分,再巩固已知的知识。每天保持一定的学习量,避免临近考试时过于紧张。定期进行自我检测,如做模拟试题,及时查漏补缺。
健康的身体是持久学习的保障。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充足的休息,适当运动,保持好的心态,这些都是成功的关键。学习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不必急于求成,稳步前进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