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土木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川大水利水电学院土木工程考研复习注意事项与经验
四川大学土木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起步最晚的是政治复习,主要就是围绕几本权威书籍展开。首先是《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也就是人们口中的政治红宝书,官方出品,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精心编制,绝对权威,再强调三次,它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历年来的实际考题要么直接出自此书,要么与其紧密相关,它的更新变化也是政治考研方向的重要风向标,不可或缺。接下来推荐的是杨杰主编的《冲刺背诵核心考点》,内容与肖老的《知识点精讲精练》相似,但却更为浓缩,且重点内容通过不同的文字格式或阴影突出,条理分明。由于我的备考时间有限,所以我选择了更为精简的《核心考点》。当然,肖老的书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命题人1000题》及其解析,以及《冲刺8套卷》和《终极预测4套卷》。这些全部都是以实战为导向的习题集,与真实考题高度契合,尤其适合模拟练习。我反复做了两次《1000题》,并在笔记本上自行批改,用红笔修正错误,并多次核对考点来复习错题。对于《8套卷》,我只做了选择题,马原部分的大题则仔细看了一遍及参考答案。至于《4套卷》,我不但完成了选择题,还一字一句地背下了所有的大题。
考研数学方面:
大约3月份开始正式复习,一开始看课本,选择性做课后题。过了一遍之后,发现巩固的不太扎实,于是开始看课本和本科笔记,并开始做1800题,这个时间比较长。大约用了两个月。基础强化全部完事之后,大约已经十月中旬了,此时1800题大约做了三分之一(我承认题目做的有点少,大家还是多练些题,提高正确率)。十月中旬左右,开始做真题。严格限时,规范评分,及时分析,查缺补漏。难度不大,比平时做的题目简单。但此时暴露出一个问题,有的会做的题目做不对(望大家以我为鉴,平时还得多练习,养成好习惯)。很多同学过于重视真题,想着多做几遍。但我认为大家还是不要期望太高。一来再做几遍,可能不会有实质性效果,二来每年真题考察的知识点真的很少,全面按照大纲复习巩固好知识点才是最重要的。建议大家可以提前研究一下近两年真题,一开始就适应这种风格,受益无穷。12月的时候,真题基本上做了一遍,留两套最后做。后期买了套模拟题,难些,不过不用太纠结对错得分了,最后阶段心态很重要。忘了说一点了,就是要养成做笔记和及时总结的习惯。我的数学知识点笔记是四大本,最后将数学核心知识点全部浓缩到三张纸(用了我一周的时间),基本涵盖了所有考点。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经验:背单词。从七月份一直背到十二月底。每天都看单词。然后做阅读。我基本上把张剑英语阅读那套书都做完了。然后把生词画出来,结合考纲单词背诵。个人感觉,英语就是这样。一开始做很容易错,做到大概80篇左右的时候,感觉突然就来了。做完的阅读,我都是回头看一遍文章结构,是总分总结构,还是先抑后扬等等。把文章的写作手法总结总结对考研答题很有用。然后单词背熟了,阅读ok了,完形填空基本上没问题。另外作文还是多背背范文。滚瓜烂熟背个30篇左右就行。到时候肯定下笔如有神。可能对于英语的复习是我最有经验的地方,毕竟我没有去做太多的题,甚至20年的真题都没有做完一遍。相比付出的努力,最后取得的算是不错的成绩。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土木工程的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的是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理解和掌握材料力学,对未来在工程设计中预测结构的性能至关重要。它的核心内容包括应力应变分析、强度理论、稳定性问题以及能量方法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首先要理解基本概念,比如应力、应变、弹性模量、泊松比等,这些都是后续计算的基础。要熟练掌握截面法、叠加原理等基本解题技巧,这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对复杂的受力情况,要学会用图乘法或虚功原理来简化问题。
材料力学中的实验部分也非常重要,如拉伸、压缩、剪切和扭转试验,这些实验能直观地展示材料的力学性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得亲手做实验,观察并记录数据,这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再者,材料力学的习题练习必不可少。凭大量做题,你不断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试着从不同角度思考,或者参考教材和参考资料,但最重要的是理解解题思路,不仅仅是答案。
我个人认为,材料力学的学习不应孤立进行,应结合结构力学、弹性力学等相关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既能深化理解,也能为将来更高级的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材料力学的应用性很强,尝试将其与实际工程案例相结合,例如桥梁、建筑物的设计,会发现其理论在实际中的重要性,也会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