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法律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川大法学院法律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四川大学法律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不必过早着手,九月启动就足够了。我大约在九月下旬才开始接触,简单翻阅了一下大纲解析,随后便专注于后期的模拟试题。我认为肖秀荣老师的最后四套模拟卷质量不错,同时也推荐他的那个关键知识点浓缩本(名字记不清了)。在此提醒各位,别再迷信政治客观题有什么特定的答题规律。考试结束后,时间充裕,我将单选题的答案核对,试图找出模式并修改,结果却适得其反,原本答对的题目被我改错了,教训惨痛。对待政治科目不可掉以轻心,虽然有人声称未经准备也能达到五十分左右,但我认为若想取得理想成绩,特别是在申请顶尖大学时,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成为短板。政治达到及格线容易,但要拿高分却颇具挑战性。选择题是关键,因为大题的得分差距不大,多数人都会背诵肖四肖八,但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是拉开分数的关键所在。
考研英语方面:
我学习英语的方法比较愚笨,真正开始复习英语是去年暑假,买了本郭崇兴的单词书,具体名字不记得了,就知道是按在考研中出现的频率编排的,例句也都是真题中的原句,我感觉很好。我每天花整个半天在英语上,一直坚持到考研前一天。当时把上面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全部用A4的纸超了一遍,每个词后面也抄了个例句。不停的滚动式复习,每天2小时左右,大概到了10月,背了有5遍左右了,然后就放慢了背单词的步伐,但是每天还是看,就是不看那么多。剩下的1个多小时,就做真题的阅读,不是分开做,是每次一口气作完一年的四篇,然后慢慢分析。大概到了10月,全部都做完了。然后开始第二轮,阅读理解是重中之重,我把每年的都阅读都逐句逐句的翻译,写再本子上,然后把自己的翻译跟张剑黄皮书的翻译对比,其实这样很好,既锻炼了翻译,又能细细的琢磨每个句子,不放过一个盲点。同时也分析后面的选项,我把整个十年考研题目的每个选项按照主旨题,观点题,细节题,……分类,抄在本子上,带上自己的理解和总结,以探究每种题型的规律。英语阅读一定要好好总结,里面有很多规律,某种程度上说,阅读更考的是一种技巧。这样分析阅读的速度是每2天弄完一篇阅读。这样弄完大概也就12月了,开始准备作文了,我采取的回译,先把原文翻译成中文,再把自己的中文翻译成英文和原文对比,发现那个差距大的啊,然后更是深切的感悟到文中的好词好句是多么的好。我把自己觉得好的句子都背下来。大概到了12月中旬时候我把学习英语的时间放到了下午,和考研时间一致。语言到最后是靠语感的,所以最后一个月我每天都读,读阅读读作文,每天读1个多小时。同时也经常练习作文,张剑正版的模拟题里面有赠送的仿真题的答题卡,我把复印了十几份,每隔一天写一篇作文,格式怎么布置,大概写多少行,等等,都做到心中有数。其实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都是可以用模版的,万变不离其宗。到最后15天,我开始做张剑模拟题,分数不重要,关键是安排时间,找感觉。要强调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我并没有把新题型和完型翻译弃之不管,我都顺带着看,总结,但没像阅读那样画那么多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关于“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这门课程主要涵盖了民法、刑法、宪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学核心领域。你需对每一部分的基础理论有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案例中。我个人建议,每天固定时间复习一门法学科目,确保全面覆盖。例如,一周内,周一至周五分别专注于民法、刑法、宪法和行政法,周末则用来回顾和整合。多做历年真题,了解命题趋势和常见考点,这将帮助你在考试时更快地定位问题。
“法硕联考综合”主要考察的是逻辑推理能力和法律应用能力。这部分需你具备扎实的逻辑思维训练,以及对法律条文的深度解读。我推荐使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学习,凭解决具体问题来提升自有的思考和解答能力。阅读一些法学论文和研究报告,提高法律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优于记忆”。法学不仅仅是背诵法条,更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后的法律精神和原则。我会尽量把每个法条放在具体情境中去理解,尝试从多个角度去剖析,这样既加深了记忆,又提高了应用能力。定期进行自我检测,如模拟测试或闭卷问答,帮助你检查学习效果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再者,团队学习也是非常有效的。你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这种互动不仅激发学习兴趣,也能碰撞出新的见解。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考研是一场马拉松,非短跑,需耐心和毅力。面对困难和压力,要自己,坚持不懈,你一定能在考研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