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生态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复旦大学生态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考试大纲》里只有章节各层的标题,没有对知识点的具体阐述,只是告诉你一个考试范围,但因为它是官方出的考试复习范围,是最权威的东西,所以一定要用。在看肖《精讲精练》的时候把《考试大纲》放在旁边对一下,哪些知识点今年删掉了,哪些是新增加或调整的,删掉了就不用看了,新增或调整的要找来补充进去。《考试大纲》配套的《考试大纲解析》里面有具体知识点阐述,不过因为有了《精讲精练》就觉得没必要再用这本了,只要把大纲新增的内容想办法补充一下就好。 政治这玩意江湖流传的所谓太早开始不好是指你牺牲了其他科目时间太早看政治不好。考研政治确实和高考不太一样,2010年以后50分分析题全部以当年所开重要会议和人民日报重要党报评论为材料作答,.所以政治复习开始早了,确实抓不到重点,但这并不是说你不能太早开始,选择题历年还是偏重基础(今年除外),不是靠蒙的,所以是要下功夫的。在用书方面,肖秀荣全套就行,肖秀荣每本书都有具体的时间表,告诉你啥时间买啥书,但其中有一本是个例外,就是那本最基础的课本,肖秀荣的《知识点提要》实在太厚,一般人看了记不住,记了再回头看也来不及了,我室友是典型理科生,看这个就耽误了不少时间。任汝芬的《序列二》可以考虑,基础知识一定要看好,尤其是毛概近代史里的死知识点一定记住,马哲有点难度对于理科生,可以参照我资料里的视频结合课本学习,我也有一套自己的框架,做10分的马哲分析题是没问题的。其他的用肖秀荣就可以了。另外,最重要的一本书《教育部政治大纲》(红宝书)会等到9月中旬出,那本书是一定要买的,但怎么看很有门道,那本书字极其密,一般人都看不好,所以如果你记忆力不太好的话是不能字字背的,一个月时间一定要看完第一遍,首先你要着重背黑体字,小字部分当选择题来记忆,对着1000题背基础知识效果会更好。等到冲刺阶段题目不够情况下,可以考虑蒋中挺或石磊的习题,任汝芬的就不要再用了,肖秀荣习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太死,和真题风格不太一样,但又不能不用,12月出的8套题和4套题的分析题都要反复背诵,以此作为考试的答题模版。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关键,对于每个备考数学的人来说,都应将主要时间投入其中。必须投入大量时间来理解概念和通过练习来巩固知识,要以解决问题的心态面对,因为并非每年的数学考试都如2017年那样简单。考虑到教育部在2016年和2018年设置的难度,我们不能排除再次出现类似情况的可能性。我没有选择张宇的教材进行复习,可能是因为觉得某些部分稍显困难,我选择了李永乐和王式安的全套书籍,还附带一本同步练习册和660题集。初次复习就围绕这些材料展开。
重点不在于做多少题,而在于质量。我在7月至10月间将全套书和习题集各看了一遍,每道题都做了两次,接着完成了同步练习册的所有题目。进入10月至11月,我专心攻克了660题中的选择题(尽管名为660题,实际上将近1000题),大约500题,它们设计得很精妙,我做了两遍。填空题部分我觉得较为繁琐,就没做,但我建议有能力的话还是完成,这对巩固基础很有帮助。到了11月至12月,我专注于2000年至2016年的考研真题,全部做完并深入研究错误题目。最后的几周,我购买了张宇的八套模拟卷,并做了最近两年的真题,以保持解题状态。
我个人认为,对我能力提升最大的阶段是在刷李永乐660题和历年真题时,那时我也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解题节奏。考研数学的题量相当大,共有9道大题。我按照顺序解答,这取决于个人习惯,但关键是建立并保持自己的解题节奏,切勿盲目跟从他人,考试中突然改变策略是不明智的。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水平普通,备考时我专注地做了从2003年至2019年的历年真题,我认为词汇积累至关重要,它是学习的基础。我在记单词上时断时续,主要精力放在了生词的记忆上。我一共刷了两遍真题,目的是深度理解命题人的思路。早早开始准备写作,我背诵了2006年至2019年的大小作文真题模版(出自黄皮书张剑),还额外研读了王若平的考研作文。这些内容我都倒背如流,所以在考场上写作相当流畅。考试时,我舍弃了翻译部分,完形填空也是全部猜测答案,一次性涂卡,我把剩余的时间都留给了阅读理解和作文,其中作文我会先打草稿。我的答题顺序是先写作文,接着是四篇阅读和新题型。最让人头疼的是阅读理解,文章在一页,题目在另一页,不断翻页实在影响效率。特别提醒,阅读理解是关键,务必投入大量精力去钻研!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动物学的理解,我认为它并不仅仅是对各种动物种类、形态特征的了解,更深层次的是理解生物多样性背后的演化规律和生态功能。在复习初期,我会花大量时间去阅读基础的生物学教材,如《动物生物学》等,建立起全面的动物分类框架,并深入理解每类动物的主要特性和生存策略。
动物的生理学和行为学也是考试中的重要部分。这部分需掌握各类动物如何凭其独特的生理机制适应环境,以及它们的行为模式如何影响种群动态。我建议使用《动物生理学》和《动物行为学》作为主要参考书,结合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来深化理解和记忆。
再者,生态学的视角不能忽视。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如食物链的位置、繁殖方式、迁移习性等,这些都是动物学与生态学交叉的部分,也是考试的热点。凭阅读《生态学》等相关书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
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同样重要。比如解剖技术、标本制作、观察技巧等,这些不仅会在实验题中出现,也有助于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有条件的话,尝试参加实验室的工作或者实习,增加实践经验。
学习方法上,我主张“理解为主,记忆为辅”。对复杂的概念和过程,尽量凭画图、做笔记等方式帮助理解。定期做模拟试题,既检验学习效果,也能熟悉考试的答题节奏。小组讨论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凭互相解释、争论,能更好地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