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岩土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山大土建与水利学院岩土工程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山东大学岩土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大纲是在九月中旬发布的,而我大约在十月才着手复习政治。我选择的参考资料是任汝芬的序列一,个人觉得相当实用。同时,我也进行了大量练习,完成了肖秀荣的1000题和任汝芬的2000题(序列二)。尽管错误率颇高,但我对序列一仔细研读了一遍,并反复回顾了做错的题目,尤其是后期的大部分下午时光我都专注于政治学习。序列二由于缺乏答案解析,让我颇为头疼,建议其他人谨慎购买。
至于大题部分,我一直拖到十二月底还没开始记忆。直至考研前夕,我才匆匆浏览了肖秀荣与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预测题,其中任汝芬的题目给我的感觉一般,所以我主要背诵了肖秀荣的四套题中的大题,尽量加深印象。关于资料方面,除大纲外,我使用了肖秀荣的所有资料,包括1000题、八套卷和四套卷,冲刺阶段还额外购买了蒋中挺的五套题。我对肖秀荣的1000题复习了四遍,这使我在基础知识部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后期,我几乎能在十分钟内完成所有模拟试卷的选择题部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我算是复习最足的一门了,处于从小对数学的热爱,复习到后来总觉得复习其他是折磨,而做数学题是一种享受。如果时间充足,我建议先看教材,我是先大致的看了一下教材,发现看不进去,于是就从复习全书开始,有不清晰的地方再回去翻看教材。第一遍看的很慢,每天十几页的进度,也跟风的买了660题,虽然只是选择填空,做起来却很费劲,这给了我很大的打击,干脆放弃了。后来第二遍复习后还是觉得选择填空也很重要,于是又拿起了这本书,可是还是不会做,我只好看着答案,记下来我不会的方法,里面很大题目都是类似的,方法会了,也就不难了。后来是400题,真的很难,当我开始做模拟题的时候第一个准备做的题目就是400题,还是打击到我了,于是我转攻真题,真题很简单,而且有模式,就这样做真题,总结错题,让自己不会的知识点暴露出来,再回全书中找到,最后400题也不是很难了。数学我的结果还算理想。
考研英语方面:
学习英语的核心在于均衡,关键是要平衡四大板块:大阅读、翻译、句子排列和写作。每项都需要同等关注,在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后(请注意,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全面展开复习。值得一提的是,写作部分相对较易提升,因此可以将其留到最后阶段重点突击。对于完型填空,我没有深入钻研。如果时间充裕,可以稍作复习;若时间紧张,不必强求,因其分数比重不大,且准确率难以确保(实际上,随机猜测与精心准备在完型上的得分差距并不明显,故其复习效益较低)。然而,翻译和句子排列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们的效益回报非常高,甚至超越大阅读。许多考生失利的原因就在于这两类题目处理不当或未能预留充足的时间。所以,务必要重视翻译和排序。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基础综合”通常涵盖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结构、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几大模块。在数据结构部分,理解并熟练掌握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各种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非常重要。对算法,你需熟悉排序、查找等基础算法,并能用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如C++或Python)进行实现。理解和应用递归、动态规划等高级算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部分,了解CPU的基本工作原理、存储系统层次结构、指令系统和运算器设计等内容是基础。这部分需理解硬件层面的工作机制,可能相对抽象,但凭实际案例分析和动手实践帮助深化理解。
操作系统主要涉及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和设备管理等内容。理解这些概念并能解释其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是关键。要对并发控制、死锁等问题有深入的理解。
至于计算机网络,TCP/IP五层模型是核心,你需熟知每层的主要功能及协议,比如OSI模型、IP协议、TCP和UDP的区别,以及HTTP、FTP等常见应用层协议的工作方式。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以教材为主,辅以高质量的参考书和网课。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原理后,做题是巩固知识的好方法,特别是编程题目,提升实战能力。定期复习和总结也很重要,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连起来。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练习不可忽视,它们帮助你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难度,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