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数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邮理学院数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北京邮电大学数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选择在大纲发布后开始着手准备政治,我认为这个时间点相当合适,过早开始并不明智,因为政治需要持续学习,否则初期的记忆会逐渐淡化,早期投入的复习时间可能因此浪费。然而,推迟到11月才开始也不理想,那时其他科目复习的压力也会增大,时间会显得格外紧迫。我的策略是,首先通读一遍精讲精练,不做练习,接着第二轮阅读两章精讲精练,并结合对应的1000题进行练习。第三次则是将精讲精练与风中劲草相结合,同时做1000题中标记的部分。我从10月开始关注政治,提前太多并无太大益处,因为它主要依赖短期记忆,而不是深入理解。我选择了任汝芬的序列一作为教材,虽然许多人推崇红宝书的大纲,因其内容全面且权威,但我更倾向于序列一,它的形式更为紧凑,涵盖了重要的知识点,对于不想花费过多精力的人来说足够使用。而肖秀荣的1000题是必做的经典习题集,我大约做了三遍,首次可能会较慢,但能明确标记错误,以便后续有针对性地复习。11月期间,我会穿插阅读风中劲草,它是序列一的精华版,对巩固知识很有帮助。进入12月,你会发现时间变得紧张,每天需应对四门科目,于是政治的学习时间也需要增加。此时,除了重温1000题来巩固知识,还需要借助一个法宝来准备主观题,那就是肖秀荣的最后4套题,这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尽管有些人认为其预测准确性不高,但对我来说,背诵这四套题足以应对大题。关键在于,这些题目的答案涵盖的知识点会在考试中派上用场。由于我在高中阶段学的是文科,所以我在政治上的投入相对较少,但成绩还算理想。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成也阅读,败也阅读。在阅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懂得略读和精读;二是要知道联系上下文,揣测文章的内涵。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的阅读也很不好,做了一套真题就发现战果惨烈,而后就重新分析自己的原因。拿真题来说,我先掐时间做一遍,然后开始看阅读,把不会的单词抄下来,之后把阅读也抄下来,留下空隙,自己翻译。再对照,看自己哪里翻译的不到位,改正。最后再标出文章里的长难句和语法以及词组等,如果觉得自己对文章理解不透,就在每段都标出这段的大意。这样慢慢积累,对阅读的感觉就会慢慢出来,同时也记住了单词,练习了翻译。还有就是做题时,我选择先看问题和选项,再读文章。大部分题都是针对段落提问的,有一两道是针对整篇文章。你会更有目的性的读特定的句子找答案,这些需要在具体实战中磨合。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数学分析,这是一个对逻辑思维和严谨性要求极高的科目。理解并掌握实数的基本性质,如完备性和连续性的概念,是基础中的基础。微积分部分,包括极限、导数、不定积分和定积分,需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特别地,洛必达法则和泰勒公式是高频考点,要熟练掌握。多元函数微积分的内容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偏导数、方向导数、梯度、散度和旋度等概念的理解与计算。我在复习过程中,坚持每天做一定数量的题目,凭大量的练习来巩固理论知识,并逐步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高等代数则更注重抽象思维和符号运算。线性空间、向量、矩阵、线性映射等基本概念是核心,一定要清晰理解其定义和性质。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概念及其应用,是考试的重点。行列式和二次型的部分,需掌握计算技巧,尤其是克莱姆法则和伴随矩阵的应用。复数系统下的线性代数也是考察点,需熟悉复数的运算规则。我在学习这门课时,习惯将复杂的概念用图表或实例来辅助理解,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在备考过程中,我坚持“精读教材+做题实践”的原则,每次学习新的章节都会先仔细阅读教材,做相关的习题进行巩固。遇到难题,我会尝试自己解决,无法解答,我会查阅资料或者教老师。我还利用网络资源,如MOOC课程、论坛讨论等,拓宽视野,提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