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师范国际文化学院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自从拿到大纲解析后,我就着手准备,一共研读了四次。首次阅读时,我对照前一年风中劲草的重点标记(用红色和黑色笔),第二次则与历年真题对比标注(用绿色笔)。这时书籍的重点已十分突出,并且我配以做题,《1000题》完成了第一轮。接着进入第三次阅读,同时做《1000题》的第二轮,将重复错误的题目在大纲解析中标注(用黄色笔)。最后,在考试前几天,我进行了最后一次快速复习。
我一直是对肖爷爷充满敬仰的学习者,除精讲精练外,他的其它系列书籍我都购买了。浏览了一两遍肖爷爷的《知识点提要》,我发现其中的图表相当有用,对于后期复习既省力又高效。我还特别钟爱《考点预测》,在十一月中旬入手后,我背诵了两遍。对于真题和时政,我同样选择了肖爷爷的教材来学习。尽管《8套卷》和《4套卷》可能不及真题难度,但它们的质量在同类资料中无疑是顶尖的,这是公认的。
十二月来临,压力倍增,我在政治上的投入也随之增加。除了完成所有能找到的模拟试题,还有一些便于记忆的书籍出版。《20天20题》颇受欢迎,我也不例外地购买了,每晚睡前回顾一些,用餐时间也会浏览,大致背诵了两遍。到了十二月下旬,《考前预测》终于面世,我认为它是真正的考前必备工具,我在短时间内快速浏览了两遍,涵盖了关键知识点和时政内容,补充了许多之前忽视的信息,几乎在考前两天全心投入到这本书的复习中。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学习,我觉得词汇量真的是关键呢!起初我确实坚持过背单词,但由于后期时间紧迫,就没再继续,结果之前记住的词汇几乎忘光了。所以强烈建议大家持续不断地积累单词哦。我个人使用的是红皮词书,内容全面但数量众多,难以全部记住。后来听说何凯文的《必考词汇突破全书》相当实用,有空可以试试看。我大约从5月起开始做历年真题,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先从2003年前的简单题目入手。每做完一篇阅读,都会查阅并掌握生词的意思,每天至少投入两三个小时来研读。到了10月,我开始练习写作,并请老师帮忙修改。我尝试背诵了王江涛的一些范文,虽然记忆模糊,但最终还是自己归纳出了一套作文模板(这一步非常关键),并将模板请教老师改进。之后熟记模板,再自己动手写作。确保阅读理解与作文两项过关,英语复习就算大功告成了。至于翻译,多做练习,对照答案自我修正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等核心领域。对每个部分,都需有深入的理解和全面的掌握。例如,教育学原理中,理解教育的本质、功能,熟悉教育的社会化和个人发展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中外教育史上,要对主要的教育思想家及其理论有所了解,并能分析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教育心理学则需理解和应用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的教学心理等知识;教育研究方法部分,实验设计、质性研究、量性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必须清晰。
我的学习策略首先是构建知识框架。我会先列出每一个领域的关键知识点,逐渐填充细节,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帮助我理清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避免孤立地记忆。
大量阅读和案例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凭阅读学术论文,了解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动态,也能提高自有的批判思考能力。案例分析则能将抽象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增强理解和记忆。
再者,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非常重要。我会定期做模拟试题,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错误的地方就是我需再次复习和深化理解的部分。
我还发现小组讨论非常有效。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学习,互相提问,共享学习资源,激发思考,提升学习效率。
保持好的心态也很关键。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要有耐心和毅力,也要学会适时放松,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