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一开始很是摸不着头脑,慢慢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如果一时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也不要着急。没有什么工作是真正无用的,无用是有用的铺垫,即便是走了弯路,也是帮你排除了不可能的方法,寻找其他方法。我开始复习政治时候,复习前期每天花一小时看政治,最后一个月冲刺每天分配给政治三小时。并没有放太多精力在政治上,所以最后分数我还是满意的。九月份每天看精讲精练,完成1000题对应章节的练习,每学完一章,就梳理该章的知识框架、回顾整理错题;十月份,做完历年真题的选择题部分,对照错题解析查漏补缺,月末又回过头把1000题的错题重做了一遍;十一月,开始看真题简答题的解题思路,月底八套卷到手后就一天一套掐表模拟;十二月,最后四套卷的选择题过了两遍,错题集过了一遍,考前一周基本每天都在背大题的思路。
考研英语方面:
提到英语,其实也是蛮心酸的。自己英语的备考周期可以说是很长了,最后是差强人意。前期也即大三上学期主要是看了朱伟的恋恋有词并相应背诵其纸质书。但是问题就是视频太长太费时间了。所以到现在还没有看的需要斟酌下是否有看的必要,我自己是觉得有些鸡肋。中期也即大三下学期到暑假主要就是做真题阅读,从87年开始,留出近几年的,一遍一遍做。真题必须认真做,做到“精读”,把好词好句积累好并会应用(我自己就是准备了一个小本子做摘抄,后期的晨读背诵也是主要依托这个本子)。自己失利的原因想来也是有些只重数量不重质量,还是没有把真题真正吃透,一些命题陷阱没有分析好。后期也就是暑假结束后,就是要开始准备新题型和作文了。新题型建议以专题的形式,拿出一段时间集中攻克,作文则一定一定要注重写,自己就是出于惰性和畏难情绪,看也看了,背也背了,就是不想下笔写,以至于在考场上写作时非常痛苦。作文的另一点就是要形成自己的独家模板,可以多参考下市面的作文书,但也要有所侧重,不要乱花渐欲迷人眼,将时间浪费在选择而不是应用上。我自己后期对于作文就有点像无头苍蝇,很着急,很想做好,却有些顾此失彼,丢失了核心的应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文学语言综合知识",这门课程涵盖了古代到现代的文学理论、批评方法以及各种文体的研究。关键在于广泛阅读和深入理解。我建议大家首先要把握文学史的大脉络,理解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思潮和代表作品。对每一种文体的特征、演变和发展要有清晰的认识。语言方面,除了掌握基本的语言学知识,还要关注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如修辞手法如何影响文本意义的构建。我个人的学习策略是定期做读书笔记,将所读内容整理成体系,凭写作练习来提升自有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目录版本学"是一门研究文献源流、版本变化和目录编纂的学科。它需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重点要放在古籍的版刻年代、作者辨析、版本比较和校勘技巧上。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大量查阅原始资料,尝试自己进行版本比对,锻炼实际操作能力。理解和运用目录学的基本原理,如四部分类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我还推荐使用图书馆资源,尤其是善本库,那里的实物直观地展示版本差异,加深理解。
这两门科目的学习并非一蹴就,需持续的投入和耐心的钻研。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参加学术讨论、撰写论文和教师指导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方式。它们不仅能提高我对知识的理解,也锻炼了我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