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理工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考试多选题是难点和重点。熟练的解答多选题,也可以为后期背简答题打下基础。所以政治复习以多选题为基础。复试初期我使用的是《大纲解析》,也就是俗称的红宝书。红宝书的优点就是权威,这点你只有在考试时候才会由体会。考试的多选题很有可能是以《大纲解析》某个不起眼的段落为依据而出。《大纲解析》的缺点就是字小而多,并且看似很没条理。这就需要我们硬啃这本书。 第一阶段我使用的是《大纲解析》和《肖秀荣1000题》,主要工作是理解和勾画。理解以段落为单位,并勾画出各种“第一第二”和重要的句子。基本是做看一章书,做一章题。其中很重要的是要把1000题上做错的题标注在《大纲解析》上。这样大概对政治怎么考和考什么有个清晰的认识。 第二阶段主要是继续理解《大纲解析》和看做错的题,这时候可以辅助上任汝芬的《考点识记》这本书,对每章都将什么进行梳理,目标是整理出自己的政治框架。 第三阶段就可以大量做题了,我用的书是肖的八套题、任的十套题和小草的习题集。冲刺阶段用肖四和任四来检验复习成果。当然,做题的目的是为了查漏补缺,所以《大纲解析》一天也不能放下。做错的题都要回到《大纲解析》进行理解记忆。
考研数学方面:
二战的时候我反省了很多,主要教训就是1.复习的时候过于注重做题的量,忽略了质,当时做模拟题真题的时候我基本上做完把答案一对,打个分,错了也就随便看一眼就做下一份,到最后只是看起来做了很多题,很用功而已,其实只是空中楼阁,不堪一击。2.基本概念一定要清晰,二战做题时才觉得其实自己还是有挺多的地方概念很糊涂,导致题目稍微设一个陷阱,我就欢脱的跳进去了。3.预期目标太高,押宝似得把赌注全压在数学这一门课上,数学压力非常大,花了太多时间,一旦在考场上发生变故,心理防线就会瓦解,最终全军覆没,所以千万不要把赌注全押在任何一门课上。
考研英语方面:
我大学时英语基础挺扎实,所以英语复习几乎没花什么力气(这样说可能有点招人嫌)。直到十月份我才开始接触英语真题,之前一丁点单词都没碰过。(这可不是推荐的学习方法)。对于写作和翻译,我没专门练习,只跟着老师的指导走。(我知道这样讲可能惹人嫉妒)。到十一月底,我已经完成了一轮真题。对了,我用的是张剑的小黄书,感觉它并没有外界吹捧得那么神奇。个人而言,我觉得它也就中规中矩。不过要是你的英语水平还没达到四级或六级标准,或者英语基础较弱,那最好早点开始准备。我有个学姐,六级连续三次未通过,她从四月起就开始每天记单词、训练翻译。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研究固体在受力状态下应力、应变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学科,是机械工程的基础课程之一。掌握好材料力学,对理解机械结构的工作原理,设计安全、高效的机械设备至关重要。
对材料力学的学习,我认为首先要理解基本概念。例如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这些是基础,也是解题的关键。在理解概念的,要结合实际例子,比如金属棒、梁、板的受力分析,这样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掌握基本定律和公式。胡克定律、欧拉-伯努利梁方程、圣维南原则等,这些都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工具。记忆公式并不等于理解,一定要凭做题来应用和深化理解。
再者,强化计算能力。材料力学中的许多问题是需凭计算来解答的,如剪切、扭转、弯曲等问题。多做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这是提高计算能力和解题速度的有效方式。
,注意理论与实验的结合。华南理工的材料力学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室的经验会帮助直观理解材料的性质和破坏模式。尽可能地参与实验,观察并理解实验结果,这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大有裨益。
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难题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逐步分解问题,找出解决方案。这种思维方式不仅适用于材料力学,也对我未来的学术研究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