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南财哲学院社会工作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今年花了心思的,因为去年政治几乎没过线,虽然去年总分也不错~我是从九月份开始准备政治的。政治分为马哲、毛中特、史纲以及思修法基和时事政治五部分,侧重点真的不一样。首先声明,不能光听课的,我是听了一章课程,看一下肖秀荣的那本书查漏补缺强化记忆然后就跟着做肖秀荣一千题,第一遍用铅笔做,把不会的题目标注出来然后擦掉答案,当第二次看的时候,只看标注出来的就好了,也可以考一考自己还记不记得答案了。说一说各小科吧,第一,先听了马哲课程,毕竟课时有限只能讲重点,有一些她跳过的部分也要自己看,不能她不讲就不看了,马哲部分变动小,所以用去年的书也没关系。第二,毛中特部分我还打印了讲义。听毛中特部分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宏观把握,就是每个小节做联系,对比,千万别拘泥于一个个小的章节,我听了一遍课程以后,很多时候会翻看讲义书,寻找对比联系,受益匪浅。第三,史纲部分,老师讲的内容不细,但是打基础够了,重要的是,听课以后会对今年的时政热点有了初步把握。第四,思修部分,思修很琐碎,听了课程以后,我的做法是,自己每天总结一章内容,八天总结完毕,就是在那种8开的纸上自己画结构图,自己写每一章的内容结构,很有用的。第五,时政呢,就是最后买了肖秀荣的那个时政小册子,反复看一下,耳濡目染,就ok了。
考研英语方面:
复习英语的核心任务聚焦于阅读理解,四篇冗长的篇章接踵而至,初次尝试考研英语阅读的感觉犹如过山车般刺激。庆幸的是,考研英语只考察读写,不涉及听和说,而这读写部分确实有规律可循。首要挑战便是这四篇大阅读。我在准备时采纳了他们的建议,采用深入研读策略,深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完成一篇阅读后核对答案,标记所有陌生词汇,查阅字典,解析选项,并全文翻译。我当时的做法是将生词和复杂句子摘录到笔记本上,背诵单词并逐一剖析长难句的语法。起初,完成一篇文章需要耗费两小时,主要是因为我遇到太多不认识的词汇。这之后,我会全文翻译并分析每个选项,02年以前的文章包含5篇文章,每篇4个问题;02年后则改为4篇文章,每篇5个问题。我会详细研究这20个选项,理解正确答案为何正确,错误答案又错在哪里。阅读对我而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把每一个步骤都记录在两个厚厚的笔记本里,尽管这种方法显得有些笨拙,毕竟我已经提到,我的英语能力和整体学习水平都不算高。然而,坚持一段时间后,我发现阅读能力显著提升,最初的连续错误8到9个题目,到最后基本能控制在5个以内,陌生词汇也逐渐减少。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有效但却耗时耗力的方法。我处理翻译练习时通常也会重复三次。第一次,先浏览题目,大致了解内容。第二次,按照常规顺序答题,遇到难题暂时空着。第三次,结合前后文来推测单词含义和句子意义,将自己的理解放入具体情境中检验是否合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社会工作原理是理解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这门课程主要涵盖了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价值观、伦理原则及其应用等内容。我认为,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的关键在于深入阅读经典文献,特别是像罗尔斯的社会正义理论、沃尔夫森的社会工作伦理等。要结合实际案例去思考,如何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我会定期参加讨论小组,与同学们一起剖析案例,这样既能深化理解,也能锻炼批判性思维。
社会工作实务是实践性的学科,需具备好的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备考时,我侧重于研究各种社会工作方法,如个案管理、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并尝试模拟实际情况进行实践。我还积极寻找实习机会,亲身体验社工的工作环境,这对我理解并掌握实务知识大有裨益。对考试中的案例分析题,我会提前准备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策略,并练习写作,提高答题速度和质量。
再者,这两门科目并非孤立存在,它们相互渗透,互为支撑。在学习过程中,我常常会将社会工作原理的理论运用到实务的学习中,反之亦然。例如,在探讨某个社会问题时,我会从理论角度分析其根源,考虑用哪种实务方法来解决。
复习的过程中,做笔记是非常重要的。我会整理出各章的重点和难点,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定期回顾和总结,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