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工智能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信科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考研复习注意事项与经验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工智能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向来是零好感,所以对于政治的复习也是一拖再拖,不过按最后的结果来说,政治还真的是投入产出比很高的一门。开始做肖秀荣一千题,暑假做了两遍,整理了错题。到了十一月份,新版一千题出了后又去买的新一千题,也是做了两遍整理错题。最有用的应该是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我反正最后就是背的四套卷的大题,当然每年都有反压题的现象,这个还是不可避免的。总之政治理解和熟悉是最重要的,不要妄想着押题全中,我觉得对于我这种理科生来说报个辅导班有老师带着复习真的效果很好。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一定要注重方法,平时的做题习惯很重要,千万不要注重快,要注重精。说一下我的复习计划,大三下学期由于我们课很多,而且万恶的老师经常性的点名,我用于考研的时间很少,主要就是晚上和周末,下学期我主要看了一遍课本,把课后习题做了一遍,不过现在看来,课后习题没大有不要做,如果你的时间充足,你可以做,如果不充足,你可以只看课本,因为到时候复习全书上的题就够你做的,暑假期间,我就回家呆了六天,暑假是最难熬的,天气很热,而且学校餐厅的饭简直不是给人吃的,坚持住就是胜利,你们可以这段时间开始做全书了,李永乐的,陈文灯的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然后九月份主要做了一下李永乐的660题。660题很好,基本上填空选择的题型全都包含了,你把它做透了,多看几遍。十月份开始做模拟题,我主要用的是李永乐的全真模拟400题,这套题很难,做的时候很受打击,基本上在80分左右,不过做完之后,感觉有很大收获,到十一月份开始做真题,这时候做真题感觉就很简单了
考研英语方面:
很多人说真题要做2~3遍,这个因人而异。我做了第一遍真题以后把答案都记住了,所以可能没什么意义。不过可以练练新题型,练练翻译,关于这两种题型的做题方法,网上有很多,可以搜一下,不难。我的英语基础还可以。关于考研英语的学习,上面也提到过一些。我主要是吸取了几个前辈的经验,加上我自己的特点做的。背单词实在是一个大问题,那时候我也努力过,基本上看了一两遍吧,后来也买了张健的那个大黄本。买两套就够了,虽然说你要多做几遍,可是时间真的不太够用。我每天的时间用来学习的也不是太多,相比较而言。只做真题,多做几遍,这是经验一。第二就是按专题来做,我是先做的翻译,然后是阅读,然后是新题型,然后是完型,最后是作文。每个专题做完都要总结,总结比做题重要,做题才花多少时间啊,最重要的是把每个单词,每个句型都搞明白,文章结构和思想搞明白,题目的类型以及应对方法都搞透。还有,我前面说有个学弟给了我11年新东方的录影,那个就是按专题讲的,你可以先看每个专题的录影再做题,也可以做完了再看,根据自己的情况定。我那时候这两种方法交错使用,看情况而定。常常走在路上思考你的复习方法是不是要调整,这点也很重要。英语大体就是这样,出效果很慢是英语的特点,不过要坚持。大家博取众长吧,多看看别人的观点,以自己为中心,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体系。还有,如果你英语基础不是太好,建议还是背背真题的阅读理解。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关键。“自动控制原理”涉及到许多基础概念,如系统、信号、稳定性、反馈等。这些概念构成了整个学科的基础,对后续深入学习至关重要。你需花时间去理解和记忆它们,凭做题来巩固理解。
掌握基本的控制系统模型。包括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对线性系统,熟悉并能熟练应用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进行系统分析;对非线性系统,理解描述函数和相平面法。这些都是考试中常见的考点。
再者,深入理解系统的稳定性理论。包括劳斯-赫尔维茨稳定性判据、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等,这些都是分析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工具。了解如何使用根轨迹法和频率响应法来评估系统的动态性能。
接着,要重视实践应用。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将之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更为关键。尝试解决一些控制系统设计的问题,例如PID控制器的设计,这不仅有助于理解理论,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持续练习和复习。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这帮助你了解考试的风格和难度。定期回顾已学的知识,防止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