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备考诀窍与经验

上海交通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所有复习时间真式开始只能算是从10月开始,所以政治上花的时间不多,肖1000都没做完,大题也没背肖四肖八,最后考了70-(字写的有点丑)。回想起来要是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多背背多做做题,把基础打扎实75+应该是没问题的。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之前看过一遍课本,没有做题,效率很低。建议你们如果打算复习的话,可以直接做复习全书,看课本的话也要搭配着做题。7月做了李正元尤承业范培华那本粉色的复习全书,可能基础没打好做起来特别吃力,简直就是考研过程中最痛苦的一段经历。
考研英语方面:
寒假前一直在看何凯文1575,将单词下例句里的单词不会的都查出,摘录在笔记本上,寒假后到三月底刷朱伟的恋练有词。三月后开始早上背诵单词,白天全天到晚上都在看专业课。五月份开始早上背单词下午做真题,主要做阅读理解,说实话一开始做内心是崩溃的,因为阅读理解一般出错率保持在百分之80左右,就是一篇阅读理解五个题对四个,四个对三个左右,这时候我就不再单独拿单词书背单词了,主要是拿张剑的黄皮书刷真题刷单词。黄皮书的阅读理解分布是左边是英语全文,右边是中文译文,我就对着中文翻译将原文中的英语单词标出,还有重点记的是黄皮书每篇阅读后的注释。第一遍阅读做完是暑假开学前。没有认真分析阅读出错的原因,因为觉得主要原因在于不认识单词不懂单词在原文中的意思,长句读不下来,往往是读到后半段前半段的意思就忘了。所以这一遍做的目的主要是体验真题,积累单词、短语。第二遍刷真题是在暑假,有了前两个月的积累,这一遍效果有好很多,最起码每篇阅读错得没有那么多了,少的错两个,多的错三个。有进步总归是好的,我仍在坚持从真题里背单词、短语。第二遍结束是七月中旬,第三遍是从九月到十月,这一遍我开始认真总结出错原因,分析出题思路,但是还是没有动手整理错题和单词,还是重复记单词,读阅读理解原文。第四遍是十一月,这一遍每天下午按照考场的题量,做至少四篇阅读并完成改错,整理仍然不会的单词,第二天早上,首先复习昨天整理的内容,下午继续做题、整理。十二月,阅读仍坚持在做,作文加大力度,认真看了历年真题的作文,试着自己写,但发现语料很不足,于是买作文预测书,参照何凯文英语作文冲刺讲义,认真准备写了十篇左右,开始重点背诵。此时,单词、短语都在重点背诵自己整理到笔记上的内容。说实话,模拟题我并没有做很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理论是关键。这门科目涵盖了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如环境系统分析、环境污染及其控制、环境生态学等。对这些基础知识的理解需深入且全面,因它们构成了解决问题的基础框架。建议大家多阅读教材,尤其是经典的环境科学教科书,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这样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实践应用不容忽视。环境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需理解和掌握各种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技术。比如,了解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工艺、大气污染控制设备的工作原理等。凭做实验、参与课程设计或阅读相关案例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再者,数学和统计的应用。环境数据的处理和模型构建需用到一定的数学和统计知识,如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等。这些工具能帮助定量地分析环境问题,熟悉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数学工具是非常重要的。
法规政策也是考察的重点。要时刻关注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理解其背后的环境伦理和社会责任。例如,中国的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这些都是可能出现在考试中的内容。
论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凭阅读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了解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这对理解和解答综合性题目非常有帮助。撰写科研报告或小论文也能锻炼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定期自我检测和讨论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做一些模拟试题,或者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这不仅检验学习效果,还能激发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