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地质工程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承认,政治可能是我投入精力最少的科目了。资料虽多,但实际阅读量不大。八月左右入手了红宝书,从此开始有序地复习。切记,别等到十一月才打算系统学习,那时恐怕会手忙脚乱且时间不足。对于短期冲刺,我选择了肖四和蒋中挺系列的小册子(一系列),还有20天20题,其中特别关注肖四的大题部分。关于预测题的准确性,我认为并无绝对,考生应广泛参考各种资料,市面上的书籍都看看,这样对可能出现的考题就会心中有数。答题时保持冷静,遇到熟悉的部分就结合记忆作答;若遇陌生题目,可从问题本身寻找线索,尝试从多个角度自行组织答案,通常不会出错。不过,我要强调一点,不要过分依赖某位老师的预测,他们可能只是命中了一些热门话题,实际上,任何一个关注时事的考生都有可能做到。换句话说,预测考题并不难,真正关键的是你是否掌握了考点和重点。
考研数学方面:
在考试期间,我发现试题相当直观,只有一半的大题略感困惑,还有两道选择题让我犹豫不决。数学部分,我在规定时间内提前完成了。平日里,我们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确保会做的题目不失分。早在我大二时,因为计划大三首次参加考试,所以那时我就已经开始研读黄庆怀的高等数学。然而,由于使用个人学号报名,在现场确认环节未能通过。从那以后,我没再看其他材料,而是专心研读黄庆怀的书籍。在这个阶段,阅读十分轻松,没有任何压力。到了大三第二个学期初,我已经完整地、仔细地阅读了一遍黄老邪的书,对数学有了十足的信心。随着大三第二个学期的到来,我感到压力渐增,于是开始了正规的复习工作。首先,我通读了同济大学的高数上下册,包括所有的例题,并有针对性地挑选课后习题来做。推荐使用自己的本科教材,这样能帮你回忆起当初学习时遇到的难点。如果你本科时期认真学习,通常能识别哪些题目属于重要类型。完成教材的学习后,我开始使用复习全书来加强巩固,确保每个问题都能完全理解,错误的题目用红笔改正,对于未充分理解或经典的题目做好标记。对于线性代数,我没有单独看教材,直接使用复习全书,并在遇到不懂的概念或公式时立即查阅教材,我的教材对公式的总结做得很好。暑假是个关键时期,把握好它,考研的成功就在眼前。暑假期间应完成复习全书和讲义,否则后期时间会变得紧张。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黄庆怀的书可以不必做,复习全书已经足够;如果能力较强,可以考虑额外挑战。重点不在做大量的题,而在于理解并掌握已做的题目。接下来进入真题阶段,建议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完成,模拟真实考试。真题有助于发现遗漏和不足,做错的题目要深入探究原因。后期出现的各种660题、400题等,我认为没有必要做,时间和精力有限,专注于之前使用的资料就足够了。
考研英语方面:
红宝书,我详细的看了一遍,词汇量很大,然后就被扔在了一边。每天背着这本书,也背不了几页。作文分为大作文和小作文,共30分,这是我花的时间最短的部分,小作文最重要的是掌握好格式,每种书信要怎么写,格式怎么写,开头结尾怎么写。至于大作文,可以背一些好的范文,并且模拟着来写。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综合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涵盖了地质构造、岩石矿物、地层岩性、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等多个领域。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对地质构造,要深入理解地质年代、构造运动、地质图的阅读和解释;对岩石矿物,要能识别常见岩石和矿物,并了解其物理性质和形成条件;地层岩性的学习则需具备一定的沉积学知识,理解不同地层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对地质工程,地质灾害的学习是关键。你需熟悉滑坡、崩塌、地面沉降等各类地质灾害的成因、类型、影响及防治措施。这部分内容不仅要求理论知识,更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水文地质学是综合工程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的形成、运动规律、水质问题以及地下水与地质环境的关系都需深入理解和掌握。尤其是地下水的计算,如补给量、排泄量、含水层参数的确定等,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是建立系统化的知识框架。将各部分知识串连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认知。多做题,凭解题来检验和巩固所学。特别是历年真题,它们能反映出命题人的思路和考试的侧重点。实践操作也很重要,比如实地考察、模型制作等,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互相启发,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