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财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财政学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复习我是开始最晚的,因为这门科目是回报投入比最高的,单位成本所能获得的收益是庞大的,你所需要看的也就是那几本经典的书,因为我个人拖延症比较严重,政治总想着考试之前才背诵,所以有些计划内的数目并没有看完,如果开始得早,我建议大家还是把下面提到的几本书都看一下。首先是《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也就是常说的政治红宝书,它是官方出版的书,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的,十分正规,十分正规,十分正规,重要的事说三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年真题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这本书,这本书的修订也代表着政治考研的指向标,必不可缺,其次是杨杰主编的《冲刺背诵核心考点》,这本书其实和肖老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内容差不多,但它的内容更加精炼,而且核心考点在书中都用不同字体或阴影注出来了,层次感比较强,因为我准备得比较迟就选择了更加精炼的《核心考点》,然后就是肖老的书了,肖老的微信号我到现在都留着,它为我提供了太多有用的信息,也算是对我考研经历的一个留念。肖老的书我一共买了四本,《命题人1000题》试题和解析,《冲刺8套卷》和《终极预测4套卷》,这几本书全都是题目,而且是与真题十分贴近,具有预测目的的题目,《1000题》我做了两边,在本子上做的,自己批改并用红笔订正了,而且也都对照考点把错题看了好几遍,《8套卷》我只做了选择题,大题只看了马原部分的题目,并浏览了一遍参考答案,《4套卷》不仅做了选择题,而且把所有大题都背了下来,直到上考场的前一刻,我都在反复背诵回忆《4套卷》大题答案,事实证明我是对的,光《4套卷》就押到了四道大题,所以《4套卷》绝对是重中之重,切不可忽视。最后就是时政,我只是自己整理了一些可能考的时政,还有在肖老的微信号上也读到了几篇肖老亲自整理的时政分析,上面还附有一些自测题,如果对时政不放心,大家可以考虑买一本《形式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里面有最新的时政要点更新。
考研数学方面:
从十月直至备考结束,我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完整的习题集和历年真题。我选择的是过去十五年的真题,每两天一次,我会在早上八点半至十一点专心致志地完成一套,次日则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回顾与总结。完成真题后,我转向模拟试卷,同样设定为三小时内完成,并于次日找时间进行详细的梳理。但需要注意的是,模拟题通常比真题更具挑战性,因此无论成绩如何,都不应失去信心。这样的节奏我一直坚持到了考试前一日上午。
考研英语方面:
从四月起,我投入了英语复习,通过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来学习,每学完一单元就熟记相应的一单元单词,同时研习何凯文的长难句教程。接着,我开始了阅读理解的训练。有些同学倾向于先做模拟题,把真题保留到后期,但我认为这不是最佳策略。模拟题的命题风格与真题存在显著差异,甚至部分模拟题包含超出考试范围的词汇。因此,真题应自始至终贯穿整个备考过程,并处于核心位置。五月,我开始接触真题,大约重复练习了三次,用到了两份不同的真题资料。初期,我专注于考研真相中的阅读理解,每天一篇,从1997年起一直做到2005年。我会定时完成题目,再亲手翻译全文。在我看来,如果时间充足,手动翻译是一种极佳的学习手段。翻译后,我会对比答案,逐句比对。同时,每一个选择项我都仔细剖析,识别错误选项的陷阱,并做好详尽的总结。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如消费者选、企业生产决策等;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这两部分理论是相互补充的,理解和掌握它们需有系统性和逻辑性。
对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概念,你需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价格机制如何调节市场平衡。效用最大化模型、成本收益分析、市场失灵等内容也需深入理解。我建议凭做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这些理论知识,并尝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这样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
宏观经济学方面,GDP计算、IS-LM模型、AD-AS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等是常考知识点。尤其是宏观经济政策对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这部分需深刻理解。国际收支、汇率制度等开放经济的内容也不能忽视。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比“记忆”更重要。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理解原理背后的逻辑比死记硬背公式更重要。我会推荐使用一些优秀的教科书,比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它既严谨又生动,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配合做一些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这既能检验学习效果,也能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
定期复习是关键。我通常会把一周的学习内容在周末进行一次系统的回顾,把不熟悉或者难以理解的部分再仔细研究一遍。这种“温故知新”的方式对我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