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首师大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国庆假期买的政治书,买的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还买了大纲红宝书,这一本我翻都没有翻开过,个人觉得看精讲精练配合着做1000题就行了。十月份把政治过了一遍,每天大概看两个小时。我政治基础很不好,高中是理科生,而且真的很不擅长答政治题,就是我会写很多很多,但是貌似都写不到点子上。我知道自己主观题比较弱所以主要看选择题。1000题第一遍做完就像什么都没做一样,我第二遍才开始总结错题,整理选择题错题对我来说很有用。我比较后悔应该第一遍做的时候就整理,第二遍整理完已经12月了,来不及再过第三遍,就只能不停看错题本。主观题我完全就是背四套卷,考前一个星期才开始的,希望大家考前两星期开始吧,因为比想象中多很多。我就是想着,不就是四套卷子嘛一周肯定背得完,但是我直到考试入场前一秒还在背…对于所谓的红宝书,我是这样用的,第一遍,大致浏览,不做笔记,第二遍,对照历年真题把重点标注出来,第三遍,反复熟记标注的地方。我用的是肖秀荣的系列资料,但今年没怎么押中题,所以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在押题上。到了12月份,就进入冲刺阶段了。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就是单词,单词书有很多,其实随意一本涵盖考研词汇的词汇书就可以,每天背一个单元,第二天拿出几分钟重复一下,前期一定要好好背单词,我到强化和冲刺就把单词放下了,但是后来练习写作文的时候发现很多单词都不会写了然后又拿出来单词书每天背了背,所以说单词其实还是很重要的,而且可以每天积累几个好的短语,说不准写作的时候就用上了。其次是阅读理解,一个选择两分,所以考研英语里阅读理解自然是重头戏,建议可以听一下然后是翻译,我一开始是把所有的真题的翻译题在一个小本上抄下来然后每一天翻译五个句子,后来发现自己明白句子的意思就是翻译不出人话,再加上有点拖延症就一直没在意,直到考前一个月自己模拟了一次英语真题,发现自己翻译的驴唇不对马嘴,赶紧去用A4纸把真题的所有翻译的正确答案和拆分重新整理了一遍,剩下一个月每天早读的时候读上五句,反复重复,这样会发现自己的翻译水平潜移默化提高了不少,这次考试感觉自己被新题型耽误了很多时间,所以翻译几乎没有读上下文,大体扫了一眼直接翻译的,应该得分也不是很低。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关于教育学基础,这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基础课程,需对教育的历史、理论、实践有深入的理解。我认为,理解和记忆经典教育理论家的观点至关重要,如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等。关注教育的社会影响和个体发展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中,我会采用“阅读-思考-笔记”的方式,每次阅读完一段内容后,都会尝试用自有的话复述并记录下来,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帮助记忆。
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学则更偏重于应用和分析。需了解教育资源的分配、教育政策的影响以及教育机构的运营等实际问题。我建议大家要多读相关的研究报告和学术文章,尤其是那些来自知名学者或研究机构的作品,它们能提供丰富的案例和数据支持。学习这个科目时,尝试用经济学的视角去分析教育问题会非常有帮助,比如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来评估教育项目的可行性。在这个阶段,我会定期做案例分析,凭实际操作来提升自有的理论应用能力。
复习期间,我还特别重视历年真题的练习,因它们能反映出命题人的思路和考试的重点。我通常会在完成一轮全面复习后,开始做真题,并进行定时模拟,以适应考试的节奏。对错题,我会认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我想强调的是,无论是教育学基础还是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都是关键。要学会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在未来的研究生学习中更好地发挥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