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利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环境学院水利工程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利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每天有时间就会复习看书,政治后面几章内容比较好看,而且我平时又喜欢看一些历史,所以比较容易,十月底左右把精讲精练看完一遍。因为肖秀荣八套卷也就是平时说的肖八十一月中旬才出,所以我又把之前一千题上的错题过了一遍,还做了历年真题的选择题。肖八出来以后就开始做肖八了,不要过分在意分数,肖大也说过,肖八主要是查漏补缺,所以难度会比真题稍微大一些。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数学,我深刻体会到策略的重要性,做题时养成良好的习惯比速度更重要。谈谈我的复习安排吧,大三下学期课程繁重,老师们又爱频繁点名,所以我能专心准备考研的时间仅限于晚上和周末。那时,我主要是通读了一遍教材,并完成了课后练习题。但现在回想起来,那些课后题其实不做也罢,除非你时间充裕,否则专注课本就足够了。暑假期间,我只在家待了六天,那段时间最艰难,炎热的天气加上学校食堂的饭菜难以入口,但只要咬牙坚持,就能赢得胜利。这个时期,你们可以开始接触复习全书,无论是李永乐的还是陈文灯的,差别不大。九月,我重点做了李永乐的660题,这是一本很好的资料,涵盖了填空和选择的所有题型,建议深入钻研并多加回顾。到了十月,我开始做模拟试题,主要使用的是李永乐的全真模拟400题,这套题目难度颇高,做起题来可能信心受挫,通常得分在80分左右,不过完成之后你会发现收益颇丰。十一月,我开始做历年真题,这时你会觉得真题变得相对容易许多。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词汇、复杂句理解和阅读策略。对于词汇,如果你的基础扎实,不刻意记忆也能应付;至于复杂句,可参考“考试虫”的相关书籍,虽然可能有些生僻单词,但它对句子类型进行了详细分类,适合初期提升阅读理解。另外,张剑的考研阅读模拟题集非常接近真实考试,值得推荐。阅读策略则需要通过研习历年真题来培养,张剑的真题集因其优质内容而备受推崇,重点在于理解解题思路。
针对考研英语,共有五个题型。首先是完形填空,这主要依赖于日常积累和语言直觉。若有余暇,每日练习一篇或许有益,但我个人并未尝试,仅深入研究过真题。其次是阅读理解,它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尽管某些答案可能存在争议,但大部分都是合理可行的,关键在于充足的词汇量和大量阅读以增强基础,更进一步则是洞悉命题者的思考方式,即运用反向思维,了解对手方能常胜。
第三种是新型题型,初次接触可能感觉难度适中。接下来是翻译题,我个人认为这是最直观的部分,主要考察词汇和短语掌握,考场上的确知道什么就写什么,即便不懂也要尽量编出内容。最后,作文部分分为大、小两篇,虽说大家可能写得相似,但依然有机会获得高分。据说有些考生凭借预先准备的模板取得了好成绩,只能说他们运气不错,毕竟不能每次都遇到原题或未被识别的模板。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水文地质学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这包括地下水的形成、运动规律、性质及其与地表水的关系。你需熟悉各种地下水类型,如潜水、承压水、裂隙水等,以及它们的特征和分布规律。要深入理解水文地质图的阅读和解析,这对后续的学习和实践工作极其重要。
水文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是考试的重点。比如,你需熟练掌握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径流和储存的概念,了解并能运用达西定律进行渗透率计算,以及凭邓肯-查德威克公式来估算地下水的补给量。地下水动态观测和分析也是考试的常见题型,对地下水位变化的理解和预测能力需得到锻炼。
再者,水文地质问题的解决策略是另一个考察点。比如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地下水超采问题等。这部分需你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和工程实践知识,能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取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一方面,深度研读书本和讲义,理解并基本概念和公式;另一方面,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凭实例来加深理解。做大量的练习题和历年真题,不仅能巩固知识,也能提前适应考试的题型和难度。
利用网络资源也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手段。很多研究机构和学者会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案例,这些都能帮助拓宽视野,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过,要注意筛选信息,确保其准确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