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实际上,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关于政治复习的经验。尽管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的,但我个人的曲折之路并不希望你们再重复。我要说的是,暑期不必急于复习政治,那样只会白白消耗宝贵的时间,不如专注于数学和英语。通常在九月,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教育部考试中心会通过高等教育出版社发布《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考试大纲解析》(通称"红宝书"),去年是在9月中旬,这本书将近400页,外加1600道题目,我用了很长时间去研读,主要集中在10月至11月,12月我又重新看了一遍1600题并仔细研究了答案解析,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浪费了不少时间。其实早在10月,就有了杨杰(沪江论坛 风中劲草)主编的《冲刺背诵 核心考点》(被广大考研者昵称为"风中劲草"),但当时我没有做对比。后来我购买了"核心考点",深入阅读后发现"风中劲草"是迄今为止我见过编辑最用心的书籍,虽然用不同颜色和字体使得书看起来有些眼花缭乱,但这确实非常实用,能节省大量时间,并且还配有详细的练习题。真心推荐大家,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在红宝书上,"核心考点"就像是红宝书的浓缩版,效果极佳。当然,浏览一遍红宝书也是有益的,我不能因为自己投入大量时间在红宝书和1600题上,仅仅两个月接触"风中劲草",就否定红宝书的价值。"核心考点"会清楚地标明各个知识点在过去几年是以何种形式(单选、多选或分析题)出现过的。
考研英语方面:
每日阅读训练建议:阅读两篇文章,重点在于理解整体含义,其模式接近真实考试,即先看问题后读文章,并在文中标识每个问题的相关位置。不过对于一些罕见的词汇,无需过于困扰,挑选出现频率高的词汇来记忆就足够了。此外,解析一些复杂句子也有助于提升理解力。虽然我的英语水平并非顶尖,但也还算过得去。今年的考题相对容易,我提前半小时完成了作答并进行了复查。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妥善安排答题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中西哲学史的学习是一次深度的历史穿越。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中国的孔子、孟子,再到近代的康德、黑格尔,每一个哲学家的思想都是一座丰富的矿藏。理解他们的观点,需深入阅读原著,理解其历史背景和思想脉络。我发现,构建一个时间轴并标注重要事件和人物对记忆非常有帮助。对比分析不同哲学流派的观点,如西方理性主义与东方人文主义的差异,能深化理解和记忆。
哲学专业综合是对综合能力的检验。这包括逻辑推理、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等。我在复习时,侧重于理解和应用基本的哲学概念,例如存在、知识、道德等,并凭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来提升我的论证能力和理论阐述。我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尝试从多个角度解析问题,锻炼了辩证思维。
对这两门科目,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持续的阅读和反思。哲学不仅是知识的记忆,更是思考的习惯。我坚持每天阅读哲学文献,无论是经典著作还是现代论文,都能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点。我会定期记录和整理自有的想法,形成个人的哲学笔记,这是一个自我对话和深化理解的过程。
找到合适的同伴进行学术交流也很关键。中国人民大学有许多活跃的学术社团和研讨小组,经常一起探讨难题,互相挑战,这种互动激发了我对哲学更深的兴趣,也提升了我的论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