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国海大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中国海洋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强化阶段我是又上了强化的课程,我个人是感觉上课的话记忆比较深刻,而且重点分明效率高。再看一遍精讲精练,主要是记忆选择题重点知识点。二刷1000题的话我个人感觉意义不是很大,当然有空的话可以这样准备选择题。我是直接背诵了徐涛小黄书配合做历年真题来记忆选择题知识点的。很多人推的疾风劲草,我也用了一下准备选择题,虽然我写在上面了,但是个人观感不是很好,东西比较乱还有很多非重点,如果要背知识点我推荐徐涛小黄书。时间多就配合做真题。马原这门课重在理解,毛中特和史纲推荐大家后期自己画时间轴和分类整理党会、毛泽东文章、不同会议提出的新说法、事件等便于记忆。这个很重要自己做的笔记印象深刻
考研数学方面:
常言道,精通数学就能主宰世界,在考研的过程中,数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数学应当是最先启动复习的科目,我那时每天都大致浏览教科书,课堂上主要是记笔记(那时候还没全身心投入考研,希望大家能吸取教训)。我使用的是李永乐的全书,八月初开始第一次通读,九月进行第二次,十月则是第三次,总计阅读了三遍,期间还时不时回顾课堂笔记。十一月我才着手做历年真题,仅做了一遍,从2005年开始,涵盖了大约11年的题目。次年,由于有了第一年的基础,我在数学上的投入时间较少,但效率提高了不少,我仔细研读了张宇的36讲两次,虽然买了1000题但连包装都没打开。真题部分,我选择了张宇版,从1986年开始,总共有近30年的试题,之后又完成了张宇的四套模拟卷。这就是我的大致时间规划。给大家提几点建议:首先,务必提前准备,因为专业课程的压力不小,第一年我就因为后期过于专注于专业课,有一个多月没碰数学,导致考试时手感生疏,希望你们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考研英语方面:
自七月底起,我每日清晨必去图书馆先投入半小时背诵单词,依据清单逐个击破。七八月间,每日平均消化两至三个清单,若遇到陌生词汇量较少的情况,我会选择多学习一些。初期阶段的重点在于巩固基础,因此勤奋背词至关重要,这样后续做真题时能更流畅,尤其是那些常考词汇,必须熟记于心,因为它们常常在试题中反复出现。与此同时,八月中旬起,我开始着手做历年真题,每周坚持两套。真题无疑是提升英语分数的关键,整个备考期间,至少要完整做三遍,并且对答案解析要仔细研读,其中对复杂长句的剖析及额外知识点的拓展最好记录在笔记本上,以便日后查阅温习。我的英语作文复习启动得相对较晚,直到十月中旬才开始。起初是背了又忘,反反复复,过程颇为煎熬。背完后我会尝试默写,再找不同题目自行练习写作。随着练习的增多,我逐渐提炼出了属于自己的语句和模板,考试时就能灵活运用,切忌全文依赖模板。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基础。它研究的是个体决策者,如消费者、企业等的行为及其对市场的影响。理解供求关系、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市场竞争模式等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尤其要深入理解边际分析,这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工具,帮助判断何时停止、何时继续。理解并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寡头等不同市场的特性也是必不可少的。
宏观经济学则是对整个经济系统的探讨。它涉及GDP、失业率、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指标和政策。理解宏观经济模型,如IS-LM模型、AD-AS模型,以及开放经济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能帮助解析经济周期和政策效应。特别要注意的是,宏观经济理论常常需结合现实经济情况进行理解,不能停留在纯理论层面。
再者,国际贸易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融合了经济学原理与国际环境。理解贸易理论,比如比较优势、绝对优势、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新贸易理论等,帮助解释国家间的贸易模式。还要关注国际贸易政策,如关税、配额、自由贸易区等,以及WTO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是扎实的阅读和笔记。教材是基础,每一章的重点和难点都需详细记录。其次是做题,凭大量的习题来巩固理论知识,提升解题能力。再次,案例分析是提高理解和应用的好方法,尝试从新闻中找寻经济现象,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讨论和交流也很重要,凭小组讨论或者论坛交流,激发思考,拓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