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土木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长大公路学院土木工程考研备考诀窍与经验

长安大学土木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从暑假开始复习的。天看书很累,很压抑,看第一遍的时候比较慢,也比较细,第二遍的时候就查漏补缺,第三遍就是巩固一下。资料就是肖大大的全套材料,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肖四,肖八。有一句话就是得选择题得天下,选择题是拉分最明显的地方,说实话,论述题拉不大开分。论述题我只背了肖8和肖4,因为肖4、8上面论述题的答案太多了,后期时间紧任务重,所以真得背不完,简版的相对好一些。我感觉不在资料多少,没必要把各个考研名师的试题买来都做,认准一个一直跟随下去就好,后期可以买点押题,做做选择题,查漏补缺一下。
考研数学方面:
我投入最多精力的学科无疑是数学,甚至超过了专业课程,尽管我不推荐每个人都效仿,毕竟每个人的状况各有差异。我想要表达的是数学的关键性,当专业课程分数相差无几时,数学往往是决定初试整体表现的关键。复习的核心是基础知识,我个人极力推崇李永乐的《考研数学复习全书》,它涵盖了考点详解、章节精讲和例题剖析,应有尽有。在使用这本书时,我首先通读了一遍,边看知识点和例题,过程中以教材为辅助,碰到疑问或难题再查阅教材,这种方式可能有些反常规,但我发现效果尚可。不过,我还是建议遵循常规路径,先阅读教材一遍,仅此一遍,随后充分利用这本全书。第一轮结束后,我亲自动手重做了一遍所有例题,记录在一个练习本上,这个过程暴露了我的一些误解和学习障碍,这些都是我后续重点复习的精华,务必整理出来。对于《基础过关660题》,我确实完成了,且投入了不少时间。虽然有一定帮助,但我认为其效益有限,大约70%是基础题,其余20%-30%难度较高,或是需要特殊解题技巧,或是涉及罕见的知识点,解答起来耗时较长,适合作为扩展训练,但不宜过度沉迷。此外,我还准备了《历年真题权威解析》用于模拟测试,大约在最后一个月,我从2005年至2019年的历年真题都完整做了一遍。要注意的是,2007年前的题型与现在有所不同,较为过时,所以实际的真题训练可以从2007年开始。每次模拟我都严格控制时间,限定三个小时必须结束,起初总会有一两道题未能完成,但随着熟练度提高,渐渐都能按时完成。
考研英语方面:
我使用的复习材料包括:考研英语词汇(通称红宝书),张剑的历年实际试题与阅读理解150篇(又称黄皮书),完形填空练习,新题型题目,以及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教程。对于英语学习,我的方法有点特别,我从不喜欢通过背诵单词书来记忆单词,无论这些书多么厚重或轻薄,我都无法记住。所以我选择了使用一款专门背考研单词的App,学习疲倦时我会玩一会儿手机,以这种方式安慰自己仍在学习...哈哈,但实际上,我觉得这种做法比埋头苦读效率更高。英语的学习关键在于阅读,而阅读的核心是实战演练真题。即使我连续两年都没有做完所有真题,实际上,它们至少需要做三到四遍。在做真题时,建议按照正式考试的时间限制来进行,我倾向于一次性完成一套题,以便更准确地评估自己的阅读水平。然后,我会深入分析那些做错的题目,思考为什么会出错,我在选择时犯了哪些错误。如果有些地方实在无法理解,那就不要太纠结,毕竟每个人的思维模式和习惯都有所不同,不然会让强迫症崩溃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结构设计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力学、材料学、建筑结构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理解基本概念上,一定要深入透彻。例如,荷载分类、结构类型、受力分析等基础知识是基础中的基础,必须牢固掌握。对各种结构如梁、柱、板、壳等的静定与超静定问题,要能熟练进行计算和绘图。
掌握好计算方法是核心。这包括强度计算、稳定性分析以及变形计算等。在学习中,我建议大家多做练习题,不断强化计算技巧,特别是对复杂结构的分析,需有清晰的思路和严谨的逻辑。软件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例如,使用ANSYS或SAP2000等进行结构分析,这些在实际工程中非常实用,也有助于理解和深化理论知识。
再者,材料性能的理解和运用也非常重要。了解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质,如混凝土、钢材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结构的设计。熟悉相关规范,如《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这些都是结构设计的基础规则,不能忽视。
我强调的是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凭研究实际工程案例,更好地理解结构设计的全过程,从需求分析到方案选,再到详细设计,每一个步骤都体现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模拟真实设计场景,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考试和未来的工作都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