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矿大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我高中是文科生,所以政治上有一定基础,所以从9月底才开始复习。政治主要包括五部分,马原、毛概、近代史、思修、形势政策。书买了大纲、风中劲草、1000题、考点预测、8套卷、4套卷、肖秀荣形势政策、(米鹏三套卷、20天20题、任汝芬4套卷),大纲看了两遍,基本看了一个月。后期换了风中劲草。风中劲草全书读了3遍,最后看了自己画的重点1遍,一直看到考试前。然后这其中,穿插着做了2遍1000题。就我个人的经验,这种应付选择的题目,一定要多重复。细细的看,重复的次数少,我觉得效果不好,毕竟挺枯燥的东西,到头来可能没留下多少印象,我看书的时候就强迫自己拿着笔画考点,很提神。然后1000题,我的处理方式是先把正确答案抄上去,只看正确的选项,然后看答案解析,看错误的选项哪里错的。政治这个科目,永远看对的东西,不看错的东西,这样你在考试的时候潜意识里对的东西就多,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形势政策最后一个月看肖秀荣的热点时事就好了。政治我的观点是选择非常关键,如果你选择做的好,能拿到40分,大题拿个平均分,就妥妥上70分了。选择多看风中劲草很有用,尤其要关注时事与毛概的结合。大题拿到30分应该比较容易,毕竟有押题四套卷,就算是没见过,自己用政治素养也应该能编出一些。今年主观题基本全是四套卷上的,所以4套卷一定要好好背,最后我留了15天,4套卷和米鹏的押题背了3遍,然而米鹏今年中的很少,所以如果要背多个押题的时候,还是要把肖秀荣的4套卷放在第一优先级上。另外字一定要好好写,学习累了可以练练字,我感觉我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了。然后考试的时候写快一点,能多写多写,说不定,你多写的一句就有一分,说不定就这一分就能改变考研的结果呢。当然靠谱的优先写,也要注意考试时间的把握。 政治的话,我做肖秀荣的那个1000题,然后再看看错题就差不多了,大题的话最后背背肖四以及其他的就好。
考研英语方面:
强调下作文,作文30分,有大小之分。在这里说说作文模板一事,个人认为背模板还是很重要的,当然只是针对自己写的远不如模板套出来的同学。如果你出口成章,下笔有神,模板当然只是个废物。个人愚见,大多数人还是需要背模板的,先背背模板,积累一些好的词汇,好的句子,好的表达,最后自己多写写,最好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把模板适当改改,比如替换替换单词,糅合几个句子。这样你的作文即便不能出彩,但也能保证不拖后腿。总而言之,尽用模板,不如不用,别太依赖模板,要灵活一点。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英语翻译基础”,我认为其核心在于理解和表达。理解是翻译的基础,需具备扎实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对原文的文化背景有深入的理解。我每天都会坚持阅读英文原版书籍和文章,积累词汇,理解句子结构,并尝试从中提炼出作者的思想。我还利用各种翻译软件和工具进行实践,比较不同译者的处理方式,从提升自有的翻译技巧。表达则是将理解的内容准确、流畅地转化为目标语言的过程,这就需在中文上下功夫,确保语言的精准和得体。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则更注重综合素养。这不仅要求掌握规范的书面语,还需具备丰富的百科知识。我建议每天都保持一定的阅读量,是新闻、学术论文,也是文学作品,以此来拓宽视野,积累素材。我会定期做些写作练习,无论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都应注重逻辑清晰,论据充分。对百科知识,我推荐使用百科全书或者网络资源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尤其要注意时事热点和社会现象,因这些往往会成为考试的切入点。
在备考过程中,我发现,这两门科目并非孤立存在,是相辅相成。英语翻译的训练提升了我的双语切换能力,使我能在写作中更好地运用外语思维;广泛的百科知识又丰富了我的翻译内容,使我能更准确地传达原文含义。我在复习时总是尽量把它们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